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口音

(2008-03-10 08:43: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明怎么了?
人类有口音。同一种族,不同城市都有口音,听不太懂,要是异国他乡,更是不明白了。当然,简单的表示问候、喜悦、愤怒、着急,谁都可以感知得到。

 

那么动物呢?同一物种间也存在口音吗?动物的语言只是天生的吗?也有口口相传的特殊意思的方言吧。从国外带回的狗,与当地的同类不合群儿,是脾性问题还是也有口音问题呢?动物学家可以研究一下。

 

有学者证明,动物是有口音的。据说伦敦城市和郊区的鸭子就有明显的口音区别。城市的鸭子嗓门大,因为城市的喧闹和紧张的节奏练就了鸭子的大嗓门,而郊区鸭子的嗓音则更田园更舒缓温和。

 

热带和严寒地区的同种鸟类,声音上也有明显不同;海豚在不同海洋的水域,更有区分。

 

所以,一只动物,被人类带到异地时,不仅是生活的适应,也存在语言的适应。

 

人类的语言,随文明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口音也越发的差异。但随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差异又会再缩小。中国人都在统一说普通话了,拉萨出生的孩子普通话比藏语说得好。英文也在以伦敦音为标准,而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也越来越知道从小学英语的重要。世界在大同,语言也归于统一。

 

动物的方言,也最终会因人类带给它们的影响而减弱。随人类带到世界各个角落,而让方言消失。

 

北京土生的狗原本只有京巴一种,现在从中原来和国外带来的,也和谐的共生在一起了。

 

动物的交流比人要容易些,因为文明程度低,语言少,但也够生存之用了。

 

人类的语言也越来越多的融合,同时也失去了唐宋年间那么的精美,英文也不再是莎士比亚时代了。语言越来越简单。或许,这说明语言的高峰已过。语言越发的只是功能上的表述,自身的美感在快节奏的社会步伐中遗失。地方语种和口音,也终究会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

 

这些天总出差去外地,感觉口音的差异,也感想这些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可组装的建筑
后一篇:可怜的生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