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從頤和園想起

(2007-06-22 12:36:08)
分类: 文明怎么了?

前兩天,一個念頭,和好友即刻開車來到頤和園。只為想來頤和園中心諧趣園小坐一會兒,找份江南的寧靜,清清心,看看書。

 

可是諧趣園不再是過去記憶中的諧趣園了,沒有雅致,到一點不凄涼,游人涌動,但有另一種凄涼令我想落淚。

 

不想在頤和園里多停留了,也不想去后山的蘇州街,那里還有一份美好的回味和想象,不想再被破壞。

 

說句心里話,很懷念封建帝王那個朝代,無論是唐宋元明清,無論歷史怎樣的描述和啐罵,封建王朝都創造出出許多文化遺產。無論中國還是世界,那些有君王的朝代,都可以集中國家的財力、人力和智慧,讓江山穩定,社會結構明確,秩序井然,君即是君,臣即是臣,民即是民。不像現在,所有位置上的人們都不穩定都有欲望都有機會。

 

民主國家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也造成了人心欲望的膨脹,邪惡的增生。所以,所謂從平等的觀點實際造成的是每個人都在努力,都在進取的時候,造成社會以至全球更大的不穩定,更大的差距,人與人在平等的口號下越來越不平等了。

 

客觀的說,文明遺產不應說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這只是一個政權帶動勞動人民推翻封建統治時的一個口號。只有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才有能力、影響力喝雅致去推動文明,打造文化遺產。

 

我們現在對“統治階級”、“勞動人民”的概念都帶著一種當今倫理道德的有色眼鏡,其實大可不必,這只是社會結構的構成,不帶任何歧視的色彩。

 

想象一下,如果康熙爺、乾隆爺還在世,如果君王統治依存,現在的大中國又是怎樣的呢?他們又會是怎樣的與時俱進呢?

 

那么,在那樣個國家體制下,中國的君主制與當今的英國會有怎樣的不同呢?頤和園會向百姓開放嗎?又會是保護管理成什么樣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種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