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安桥
天津人有句老话:“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这里的“九河”泛指海河水系,九是极数,形容多的不能再多的意思。海河包含五大支流: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又派生出众多小支流。试想,津城该有多少河!这些大大小小的河,分布酷似一把大蒲扇,海河如同蒲扇之柄,五河在蒲扇两侧,蒲扇的顶端就是津城的核心区域。
河多自然桥多,自古以来津城就是河汊纵横、桥梁遍布。桥承载着津门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变迁。天津人对桥也可谓情有独钟,我的好友月亮汐在她的博客里发了多篇博文,津津乐道,让人一直心向往之。
有人说,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桥就有了诗情画意。如果说“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的诗情,那么海河及其若干桥给人的印象则是大气豪迈的画意。
因为时间紧张,我们此次游览的海河主要集中在北安桥至火车站这一段,行走的路线是:北安桥至意风街(北安桥的桥头便是意大利风情街,关于意风街将另行文介绍);傍晚,从意风街出来回到北安河,沿河一路至火车站。从白天到夜晚,我们采撷到了海河的日光与夜影,如果说白天的海河是素颜淡雅,在阳光下波光粼粼;那么夜晚的海河则是浓妆艳抹,在灯影中热闹非凡,真是“浓妆淡抹总相宜”。
一口气游览了进步桥、北安桥、大沽桥、解放桥,让我这见惯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女子惊叹不已。各具特色的一座座桥梁,作为海河上的亮点,既肩负着南来北往的交通便利,又像一串串珠宝项链,点缀着美丽的海河。尤其夜晚的波光倒影,海河让我们流连忘返。时间催人,晚上九点,不得不跟海河说再见……
天津母亲河,没有让我们失望,颜值之高,不虚此行。
借用古联一叹:
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
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 2.
北安桥。一座很有特色、很有内涵的桥。始建于1939年,经过历次改造,从最早的木桥到钢筋水泥桥再到现在的新北安桥。现在的北安桥是一座三孔桥。桥身装饰既有民族古典元素,也采用了西洋古典表现形式。

↑ 3.
桥栏柱上有四尊手抱乐器的乐女,分别抱持的乐器是:萧、阮咸、琵琶、芦笙。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图上乐女抱持的是古乐阮咸,一种带有酷(哭)音的琵琶(不忍心写“哭”字)。

↑ 4.
近景为桥身中部的西式雕塑,外侧是龙的图案;远景为桥头立柱,全桥共有四个立柱,柱上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雕塑,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

↑ 5.
桥灯及其底座雕饰。用小脚丫踢高楼——呵呵,让小男孩调皮一下。

↑ 6.
雕刻有西洋古典图案的桥头立柱底座。
古典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 7. 摄友们在桥头。
↑ 8.
往上游看,两岸高楼林立,最高的大楼为通讯商夏。
↑ 9.
朝下游看,现代时尚的海河广场中心尽在眼前。

↑ 10.
在亲水平台上留下浪漫的时刻。(意风区观光码头)

↑ 11.
上游远处是进步桥,很像一列行进中的高铁。

↑ 12.
夕阳如霞,海河披上了金灿灿的外衣。
↑ 13. 华灯初上,海河就要流光溢彩了。
↑ 14. 夜幕初降下的海河中心广场公园一角。

↑ 15.
从意风街出来,拍到了夜光下的北安桥头,车流不息,抢拍一张。
↑ 16. 北安桥华灯闪烁,夜景辉煌。

↑ 17.
这个时候坐在这里,静静地,一任凉风吹拂,放飞心中尘事,该是惬意的吧。
↑ 18.
此岸的河滨灯柱,彼岸的津门公寓建筑群,相望于海河两岸。
↑ 19.
沿河往海河中心广场走,看见了天津环球金融中心和大沽桥。
↑ 20.
走近大沽桥,近看,大沽桥像两扇贝壳,也像竖起来的两架竖琴。
↑ 21.
其实,大沽桥是由两个不对称的拱圈构成的“日月拱”。据说,这种不对称外飘式联合梁系杆拱桥,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设计者因此还获得了城市建设奖。
↑ 22.
一只轮船从桥下驶来,荡起涟漪,摇曳光影,这景象像行走的画卷,有点模糊但却充满动态之美。
↑ 23.
这是解放桥,又一座著名的海河桥。这是能开启的桥,原先有三座,现在只剩下这一座,宝贵!
↑ 24.
近看解放桥,作为连接河北、河东、和平三区的枢纽,虽然建造的时间久一点,仍然不失雍容与大气。解放桥原名万国桥,与那段九国租界的历史有关。
欢迎光临,感谢欣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