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

(2012-07-04 09:57:20)
标签:

摄影

艺术

讲座

李少白

付欣

分类: 光影笔记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
题图:金陵图书馆新馆

金陵图书馆新馆建成以后,我还是第一次走进,不为借书查资料,而是为了聆听摄影讲座。
感谢亮室精心组织了这次摄影艺术讲座,三位名家,三场精彩演讲,各具摄影艺术的代表性——李少白老师的摄影语言与内涵;付欣老师的创作思路和实现手段;姚璐老师的观念摄影,给我们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饕餮大餐

第一场主讲人是付欣老师,中国优秀摄影家“十杰”得主,《数码摄影》杂志副主编。付老师演讲的主题是《数码时代的摄影美学》。他认为,有思想内涵没有技法等于什么也没有,有娴熟的技法但没有思想也等于什么也没有,摄影是表现形式与思想内涵的统一。谈到成功秘诀,付老师毫不保留地说,成功的创意作品要有四个要素:1、精湛的摄影技术;2、娴熟的电脑技巧;3、丰富的想象力;4、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具备这些因素,创意的梦想就很难实现,而忽略了这些环节,就等于放弃对完美和理想的追求。

第二场主讲人是著名观念摄影艺术家姚璐老师。通过一组中央美院学生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手法,姚老师阐释了创意摄影里强烈的主观人文观念。以《姚璐的中国景观系列》而登上国际舞台的姚璐老师,以《让想象飞》为题介绍了学习数码后期技术经历,介绍了他荣获巴黎摄影奖的《垃圾造山水》作品的构思与制作及素材拍摄的全过程。艺术评论家顾诤评价姚璐“他与传统对话,却意在当下,他希望能够让我们通过他的作品,看到他对于现实的一种看法”。

作为第三场主讲人,唱压轴戏的李少白老师,更是以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充满智慧的实图佐证,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艺术空间。他以《陌生感》为主线,从陌生的视点、陌生的形态、陌生的事物、陌生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讲解如何拍出陌生的作品,让观者眼前一亮,既熟悉又新颖。

听了讲座,眼界开阔了,但鸭梨更大了,想想自己的图片还停留在稚嫩的阶段,前面的路很远很艰难。好在咱只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一步一步慢慢走吧,快乐摄影,快乐最重要!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P1 金陵图书馆的南面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P2 金陵图书馆南边一角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P3 近邻是奥体中心,2014年的青奥赛的主场馆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P4 清晨,清洁工在忙碌着清扫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P5 图书馆一楼报告大厅,李少白老师正在演讲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P6 前排就坐的高布衣老师(右一)、姚璐老师(右三)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
以下图片来自亮室: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P7 李少白老师言传身教,上楼顶找最佳视点拍讲座全景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P8 李少白老师在楼顶拍摄的讲座全景图。摄友们说:大师讲课,大师拍纪实,实在是难得。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P9 李少白老师在讲课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P10 姚璐老师在讲课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
P11 付欣老师在讲课


【木易光影】(6)纪实篇:关于摄影艺术,摄师们如是说P12 亮室掌门人:高布衣老师

【附】高老师在讲座上致词,对举办此次讲座的目的作了说明。摘录如下:


不论是举办影展还是举办讲座,我们主要出于三个想法。

第一,为普及和推动本地数码摄影尽一些微薄之力。
这次讲座我们精心选择邀请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摄影艺术家,李少白老师的摄影语言与内涵、付欣老师的创作思路与实现手段、姚璐老师的观念摄影,应该说满足了当前学习数码摄影与创作的几个主要需要。

对于“数码摄影”,我们理解,它不单纯是成像方式的改变,除了需要从传统摄影里去汲取、传承、发展它的艺术内涵,还要研究数码给我们摄影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大家常说“亮室理念”,其实就是基于我们对数码摄影的一个认识,数码为摄影的技术手段带来了两个革命性的变化:前期手段向后期手段的转移、创作手段的极大便宜性和丰富性。

过去胶片时代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的前期创作,甚至想做而无法做的前期工作,数码的后期能轻易的达到,因为对于数字技术而言,“影调”与“色调”这个摄影的核心视觉手段,在色彩的数学模型面里就RGB数值的组合与分布。

因此,过去拍摄前的布光,对数码而言,只要前期有足够的曝光,能采集足够的信息,后期就可以达到任何前期布光的光线效果,当然,这需要对光有一定的认识。再比如亚当斯,我们都知道他的名言“拍摄是谱曲,暗房是演奏” ,他的演奏手段是在暗房里大量的手工反复操作,数码后期则可以通过曲线加蒙版快速的实现区域明暗调整,而且可控范围更广、控制的更精准。我们也知道中国的陈复礼先生在传统暗房里探索过画意拼贴,数码后期则可以通过图层与蒙版自由方便的进行组合。

手段的转移与丰富,我们认为实质上,为摄影彻底的打开了艺术空间,让我们有了表达的自由。
数字手段的革命需要我们摄影理念的革命,理念决定行为、认识决定方向。我们相信通过这次讲座学习,能够促进我们树立起适应数码时代的理念。

第二,它是我们亮室学员的后续培训计划之一。我们2年来在南京和苏州等地办了多期数码摄影培训,培训了近400多名学员。通过系统的学习,大家掌握了数码摄影前后期的主要创作手段,或者说知道如何去掌握,初步认识了影调与色调的艺术特性。我们的画面变得干净了、好看了、空间感有了、甚至有的也有情绪了。

但是,如何更好的运用明暗层次来体现艺术素质,如何更好的以色调和影调来制造艺术韵味,还需要进行更多的、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尤其是,有了表达手段后,有了表达自由后,如何去表达内容与思想,经过结业后的一段拍摄,现在到了破题时候了,付欣老师曾经说过,艺术就是表达形式与思想内涵,缺一不可,如何将我们的人生积累、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对世界的观看,以视觉语言表达出来,或者反过来说我们创造的视觉形象里有没有思想内涵,是摄影的根本。艺术是无法进行教授的,它只能被引导,只能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领悟的过程,这也是亮室的教学理念“给你手段,你去表达”的基础支撑,它需要我们各位学员多读、多看、多拍、多做,更需要向大师、艺术家们学习,打开我们的艺术视野,提升我们的创作能力。

这次讲座结束之后,我们会组织学员就讲座内容作进一步的讨论交流,组织学员进行一些主题创作,将大师的教诲变成我们的艺术实践,在实践里变成我们的艺术修养。

最后,是将亮室建成一个开放的、包容的摄影平台。亮室对各位影友一直提倡“来不论出处、去不问留处”,摄影可以有流派之分、可以有题材不同、可以有观念碰撞,但不可以有“门户”之别,我们期待一个开放的亮室能包容各方面的高手和人才,能建立起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在这个高水平的平台里能让初学者有一个高起点的开端,让有追求者能互相促进、提升自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