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亮室点评】(9)《舟山》

(2012-11-22 21:52:38)
标签:

亮室

高布衣

点评

欣赏

摄影

分类: 光影笔记

【亮室点评】(9)《舟山》
《舟山》作者:晨峰1  原帖地址:/d160703011.htm

【点评】高布衣老师

据说曾经有人试验过,在列宾《意外过来》这幅油画里,观看者的视线既是确定的,又是扫描的,画里的每个角落,你都会看到。打开这张《舟山》,我们最初的视线由近及远,又由远到近,还会仔细琢磨着沙石的色彩与地平线上那抹红与黄,甚至最后又品味起云的丰富层次来。画面很简单,信息很丰富。


课上说过:你所有纳入画面的元素都要给予交代。那么,这一幅应该是空间关系构图的范例。从看点上说,慢速快门在浪后退的时候按下去,形成了向画内的浪迹汇聚线,与左边斜向的礁石构成一个动感的三角,天上的云又从画面深处压迫过来,作者驾驭超广角营造了强烈的纵深感。


从后期处理角度说,作者在色彩里运用黑色,只能以“高级”来形容了,我想起了英国摄影大师戴维.沃德说过的话:创造一些氛围基调,就等于在画面里加上了某种内涵的符号,甚至比直陈表面的元素更能说明问题。也许,你从这幅画里,能找到你对大海的向往。


不足之处:倒影可以处理的更好;画质也可以更好。


【学习体会】


前期:广角的纵深感原来是这样玩的!

后期:影调、氛围、内涵……全为展现大海而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