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纳凉(原创文图)

标签:
南京玄武湖纳凉自然荷塘月色旅游 |
分类: 一路长歌 |
在这座六朝古城,我的居所离湖畔不远。下楼,拐两道弯,走上几百米,便来到著名景点玄武湖边。酷暑难耐的夜晚,既不想呆在空调房内,也不想忍受桑拿天的熬煎,就去湖畔纳凉遛弯。
夏季的湖畔,谈不上凉爽宜人,但比起人居集中的小区街道,没有集簇的空调和汽车,少了人造风,多了清凉气,周围没有噪声混着燥热,只有微风伴着微凉。
傍晚时分,喜欢漫步湖畔。沿着湖畔,静静朝前走去,随蛙声清鸣,任思绪变幻,一心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避暑怡夏。走累了,歇下来,湖边坐坐。一阵清风过来,荷影活络,满湖旖旎,远看如翻滚的绿波,近瞧又像片片翠玉,使人感到柔润清凉。有时会倜然觉得,自己就是一片荷叶,得柳丝轻拂,获眉月清照,让鱼儿在新叶下游戏,邀蜻蜓在叶尖上伫立……依稀荷影,满身香随,“接天荷叶无穷碧,青草池塘处处蛙”,人与自然融入一起的情趣,别是一番。
其实,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将自己与自然拉开了距离。
这个时候其实不远。记得小时候,没有空调,也没有电风扇,每到酷热的夜晚,母亲唤着家人将凉床抬到院子,将院子撒上凉水,再端出早就烧好放凉了的绿豆百合汤。一家人围坐在凉床上,一边谈天说地,一边喝汤纳凉。我喜欢躺在凉床上,遥望那道银白色的天河,百听不厌地听母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故事声中,在大人用葵扇轻扇着的微凉中,暑热渐渐地没了,人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如今,我们再也不用那种竹制的凉床,也失去了可以容纳凉床的院子,在电扇空调遍及的房子车子里,那葵扇也成了秋来贱,早被我们遗忘了。人们贪图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一天到晚呆在空调房里,人是一时舒服了,却与自然隔远了。久而久之,乱七八糟的空调病、亚健康都出现了。
有位朋友,莫名其妙皮肤瘙痒,多年被骚扰的常常彻夜难眠,问名医,服贵药,久治不愈。一次去三亚,住亚龙湾五星级大酒店,入夜无眠,孤坐大堂。保安奇怪,什么人放着舒适昂贵的房间不用,夜半三更坐这里干嘛?结果闹了一场大误会。最近传来喜讯,朋友的病终于痊愈,靠的是坚持运动,每天都出一身汗而治愈了的。
想起古人的一首《纳凉》诗:“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宋秦少游)看来古人很聪明,携杖追凉,倚床月下,画桥南畔,柳外凉风,多令人心生向往的意境!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这个时候,下楼吧,到户外去,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见到邻居好友,互道一声:今天你出汗了没有?!柳外湖畔,清风微月,在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