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2011-06-01 08:35:49)
标签:

慢城

慢生活

蓝天碧水

美丽乡村

生态之旅

分类: 沿途采撷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周末,我们自驾去高淳,为了探究一个叫桠溪的慢城(City Slow)。那是中国第一个慢城,是经过国际慢城组织核准并被正式授予慢城称号的地方。目前全球获得这一称号的仅有24个国家135个小镇。

 

慢城的标准共有五十多项。主要包括:人口不超过5万,深切保护与维持纯净的自然环境、推行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方式。没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城市病。原生态,宜居,宁静,慢活是慢城的特点,也是慢生活的理念。

 

粗略知道这么点远远不能打消对慢城的好奇,毕竟这么些年,我们对“时间就是金钱”、“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太过熟悉,习惯了快节奏,快餐、快车、快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渗透进我们的骨髓。如今,一下子要慢生活,还真要脱胎换骨。带着好奇,我们踏上了探究慢城之旅。

 

在高速公路高淳出口,看见巨幅标语牌——“打造长江之滨最美丽乡村”——这就是慢城人的终极追求?!慢,原来是为了美!美丽的环境,美丽的生活,美丽的心情……

 

如何打造美丽?探究在往深层次进行。有趣的是,通往桠溪的道路正在大张旗鼓地整修,来往车辆在半幅公路上小心交错,机器轰鸣,灰雾弥漫,我们紧闭车窗缓缓慢行,一边体会着“打造”的艰辛,一边开始了慢城之旅的慢生活。

 

原以为以桠溪命名的慢城一定是在桠溪镇上,便直接开到那里,结果被告知错了,必须返回十公里,到一个叫瑶池的地方,那才是慢城。

 

瑶池很低调地迎接着我们,路边没有醒目的标志,离开主路往里行约800米,才见到一个简易的门楼(题图)。倒是门楼上的蓝天白云,与脑子里桠溪的“三山二水五成地”的黄金分割数字,搭配绝妙,让人舒爽。

 

车继续往里开,柏油路面,宽敞洁净。夹竹桃和矢车菊,在高低起伏的丘陵路边尽情绽放,车子开过,花草摇曳,蝴蝶飞舞。路过一片竹林,阳光洒进去,天光逸影,恬静幽深,将竹林点缀的很美。可惜没能拍摄,以为此景前面有的是,可惜,竹林是有,但光影不再……

 

最后我们到了一个叫“大山”的村子,泊车后,步行进村,真正开始感受慢城慢生活。

 

这里有着清一色的徽式民居,马头墙,黑白调,给人清爽的感觉,也给我这样的安徽人到家了的亲切;
这里真的很宁静,很少见到人,一打听,人们大都早九晚五被车接车送地去工厂上班了;
这时正逢午收季节,收割油菜籽和小麦的活儿,基本上外包给外地来的民工了;
这里的生活很舒适,农民从土地摆脱出来,除了进厂工作领工资,还通过合作社,土地流转,拥有土地收益;

 

这里地处苏皖交界处,在长江三角洲算不上发达之地,但后来者吸取了领先者的教训,他们提出“桠溪是一个不开发区”——不开发不是不发展,而是杜绝乱开发,这是确保蓝天碧水的高招;
这里不接待成群结队的旅行团,他们生怕宁静被打破,环境被改变;
这里在突飞猛进的现时代,来了一个急转弯,努力维持着原生态,平衡的生态;
这里有着悠闲、恬然的氛围,蓝天碧水,环境优美。

 

原来,这里,慢的是一种从容,一种品质。慢,一旦不是落后,不是穷美,慢就有道理,慢就比快好。其实,有时放慢脚步,并不意味着裹步不前,只是为了走得更加沉着和稳健。就个人来说,“没有闲来之人,就没有神来之笔”,当然,这个“闲”不完全是悠闲,更多的是孤寂和清冷,一时不入论功行赏者之法眼而已。

 

P2 大山村入口处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P3 细心保留的古井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P4 来自连云港帮助午收的打工妹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P5 蓝天碧水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P6 院墙上的仙人掌开花了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P7 保留的老屋和居住的新房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P8 公共厕所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P9 本来要为一只小黑拍照,这只老黄冲进来抢了镜头——老黄,城里的稀罕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P10 水塘人家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P11 老式水车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P12 马头墙 黑白调 清爽而又熟悉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P12 终于找到了访谈对象——回娘家的年轻人对慢城有着自己的理解
高淳:亲历慢城慢生活

谢谢朋友们观看
木易就要启程外出登山度假,回来后再拜访各位
端午节就要到了,提前祝朋友们节日快乐,生活美丽而又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