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拳日志(一)

(2010-08-08 16:48:02)
标签:

健身

太极拳

学拳日志

陈式

罗永平

分类: 捡拾碎片

学拳日志(一)

 

从今天开始,记《学拳日志》。一周一篇,也可叫周记。(纯属个人兴趣与私人日记,故不进圈子)

 

今天正式参加了“古城乐友太极拳俱乐部”,拜在陈式太极拳罗永平拳师门下。 太极从字义上讲是大到无极限,因此修炼太极功夫无止境,探究其深奥无止境,这正是其魅力之所在。老卓大力支持,昨晚陪着去实地考察,今天亲自开车接送。以后的周末就忙了,早晚都要来乐友。
  

插一段题外的话:

我们都近视,晚上一般不自驾。但昨晚破例了,结果也小惊了一下。在珠江路至中山路的拐弯处,没能看清路牌,按常规去走,结果到了路口,才发现不能右拐,右拐的路早已过了,是类似自行车道的那样右边便道。只得照直前行,到了对面,双实线告诉我们这里不能掉头拐弯,那就硬着头皮继续前行,路已经不在我们事先想好的范围了,走哪是哪一头糊涂……结果进了一个小胡同(巷子),才终于得以掉头。老卓手忙脚乱左打右打方向盘的那样子,给我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今天学拳结束,陪老卓去重新配了副眼镜。商家打折,总共只花490元。戴上说感觉不错,视力清晰一些,原来那副使用了近十年,是该换新了。

 

乐友俱乐部设在四方商务大厦七楼。与健身房、瑜伽馆紧挨一起。我和小周是新学员,由何老师负责教学。何老师大约五十来岁,人很热情,讲解认真。罗老师教的是老学员。人不多,也就十来个。

 

今天是第一课,练习松活弹抖的基本功——松。太极拳第一要点是松。松而后方能得缠丝劲;松活轻灵,才能使气血畅通。学了四个动作:

 

1、松肩:手臂上举,随着要侧转,两手臂一前一后往下甩,甩至腿侧,身子转正,再向另一方侧转,两手臂一前一后往上举过头顶。如此反复练习。要领,手臂上下要紧贴身体,直至站在墙边,手臂可以紧挨墙面前后轮甩。

 

2、松膝:站立下沉后成侧弓步,重心腿以脚为主轴,小腿与膝向外顺时针旋转,同时开裆移重心,重心移至另一腿后,轻轻收回原重心腿,再轻轻挪开成侧弓步,继续反复以上动作。

 

3、松胯:站立两手扶腰,以胯骨为轴前后左右旋转画圆。

 

4、松裆:杠上压腿。杠齐胸高,先一腿放上压,后将脚与杠平行放上,继续压。

 

还有两个基本功要天天练:一是腹式呼吸,吸气鼓胸,呼气时气沉至腹,要求二周后出现肠子咕咕响放气等反应。二是提腿功:单腿站立(可以金鸡独立式,也可将一腿提起紧贴另一腿小腿肚),左右轮换,开始站几分钟至以后站立半小时。

 

坚持啊!功夫靠日积月累,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教练知道……

 

今天开始盘20式陈式拳架。何老师说要三个月盘完(太缓慢了吧?),今天学了第一式:起势:无极静守。

                                      学拳日志(一)  学拳日志(一)  学拳日志(一)
附1——陈氏太式极拳精要十八: 
 1、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白鹅亮翅  7、斜行  8、搂膝  9、拗步  10、掩手肱拳  11、高探马  12、右蹬一根  13、玉女穿梭  14、云手  15、双摆莲  16、当头炮   17、金刚捣碓  18、收势
附2——陈式太极拳四法要求

一、身法的要求

    因为太极拳是根据阴阳平衡学说理论而进行演练的特种功法,所以从身法上,要求上下中正,两腿之间必须五五等份,前进后退,先以腰裆左右旋转,以身带动两腿进行前后行进。如上三步,上左腿时,先往右拧腰,左手与左脚相合趁势上步,继之左膀松下,腰往左转,右手下按与右脚下合,随腰左转而起右步上前。退步时,继上势腰左转,右手向左闪转,配合腰右回转,右脚趁势起步向左化下步,左右皆同。

二、手法的要求

 手法的阴阳变换,是配合腰裆左右上下而进行逆缠顺缠,要求五指微分,切忌不可坐腕根,如果腕根坐实,使气血封闭,中气不能达指梢,致使转关不灵而受人所制。顺缠时,拇食指外捩攒翻,逆时母食指内合,中指前钻,小无名指外捩勾挂,一左一右,配合腰裆顺逆变换。

三、脚的要求

 演练太极拳,活与不活在于步,灵与不灵在与裆,身法稳与不稳在与脚。

 由于太极拳一动即分阴阳,加之缠丝劲,配合腰裆旋转,犹如上弹簧或发条,拧腰裹裆时(捩采),两脚必须相扣,这样在采捩迂阻时,利用腰裆回转外捩向下打回劲,威力迅猛而不可挡,使对方旋抛而跌。如打回劲迂阻,即随势回捋下合将对手捋采而仆地。所以,对两脚尖必须内扣,不可外摆八字,或随便起脚离地。否则,使弹簧劲因上不紧而丢失。

四、腰裆的要求

太极拳的上下左右的旋转运动,要达到不篇不倚,五五相等,全凭腰裆的带动来调整平衡。如左腿内合顺缠至会阴处(人体中心线),而右腿自会阴处由内向外逆缠,中气达脚外侧,并使脚向内扣合。左脚由会阴处,下达至内侧至脚跟,使左脚拇指内扣,与右脚相合。 (刚好走了一个倒8字)以此类推,反反复复,这样,才能使身体在运动中一直保持在正中心位置。此种练法不同与当前的各门派练法,不分虚实,不调中心,能使腰裆转换灵活,两腿绞缠力度加强,两脚抓地有力,根基牢固,再配以两上肢松沉,手法上钻翻折叠等身法,久练成自然,才能达到遇力化力,化中带打,随心所欲的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杂碎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