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裸婚被裸婚马姑娘朱重八抗挫能力杂谈 |
分类: 热风冷思 |
知道“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一定熟悉马皇后,一定了解她与朱皇帝当年裸婚那事儿。大家知道,闺中待嫁的马姑娘根本没必要去裸婚。当时,有个富家子弟正在追逐她,难得的是那人“三子”(房子、车子和票子)俱全。自打马姑娘被义父收养那天起,这个义哥哥就一刻不停地围着她转,好事为她做尽,好话为她说完。但出乎世俗意料,马姑娘偏偏执意下嫁给一个穷的叮当响的游僧朱重八,与朱重八开创了600年前一无所有、所谓“一丝不挂”的裸婚模式。
朱重八裸婚是迫不得已,一无所有的他,寄人篱下,只能蜗居娶新娘。但马姑娘却是放着高枝不攀,情愿裸婚,为何?关键是重情而轻物,是看重长远而轻视眼前。
马姑娘选夫婿,注重对方的人品,对方的精气神,对方的潜质,对方未来的发展。就像股市上选股,善选具有发展趋势的潜力股,而不是一味追逐已经高涨了的高处不胜寒的白马股。事实证明,马姑娘是聪明的,马姑娘的选择是有价值的。只是这种价值太高了点,一不小心日后成了马皇后,那后宫哪是女人的幸福之地,这倒让人始料不及。好在朱皇帝身边贵妃美女虽然成群,但真正爱的、刻骨铭心爱的还是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别人不能说的马皇后能说,别人不能叫的“重八”唯有马皇后能叫。马皇后死了,佳丽如云绕在朱皇帝身边,但朱重八却平生第一次感到寂寞,寂寞的要死。马皇后地下有知,也会对当年的选择无怨无悔!这就叫:会选的有能力,敢选的有胆气。
看来,裸婚并非新鲜事,充其量只是一个新鲜词。
今日的年轻人裸婚,大体也分为两类:一类如马姑娘当年,自愿选择,敢于裸婚;另类是朱重八式的,迫于无奈,不得不裸婚。
至于敢于裸婚的,和当年的马姑娘一样,有着独到的眼光,有着别样的追求。不随风,不从俗。真让我们为之聪明和勇敢叫好!有人不屑,批评他们没意识到婚姻要以物质为基础,唯独一张结婚证的婚姻,薄得就像一张纸,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那就看看新浪推荐的刘晓庆的最新博文吧:题目是“钱、房子很重要么?”,结尾是“房子再多再大你只能睡一张床。好吃的东西再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你只有一个胃。”然后,这位名演员不带一点表演性质地发出感叹“钱这个东西其实没有什么意思。真正有价值的是钱买不来的。”这话从刘晓庆嘴里说出来,令人心酸伤感,因为她为此付出了太多代价。此话是一个过来人的看透,透心凉的看透!难道不值得我们拿来以三思?
至于那些不得不裸婚的人,恐怕是舆论热议的重点。他们大多年龄偏大,大多是女性,一不小心就是剩女。于是她们急于将自己嫁出去,很无奈地“被裸婚”。
其实,这个世界,让人无奈的绝不仅仅只是结婚方式。越是深入社会,你越会发现,生活中的无奈还有很多。年轻人要学会承受无奈,增强抗挫能力。假如现实条件不允许你攒齐“三有”再去完婚,那就大大方方地裸婚吧;为了不增加生活负担,勇敢地笑着裸婚吧。借你结婚大喜的喜气,一扫无奈的阴霾。
其实,这个世界,让人光彩照人的绝不仅仅只是在结婚的那一天,幸福也不仅仅只来自结婚排场惹人艳羡那一种方式。幸福的源泉还有很多,而且更重要,譬如:婚后一天天的相扶相携,互让互谅,执子之手,与子同行,与子偕老……
其实,结婚是自己的事,但中国社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将它复杂化了,程序化了,模式化了。在物质越加丰富的今天,结婚攀比的标杆越是拔高,越是划一,越给人添累增堵,越容易产生困惑和迷惘。这不是社会文化的升格而是坠落。
风物长宜放眼量,裸婚一回又何妨?年轻是资本,有什么不可以!也许今天没有的明天会有。反过来,怨天尤人,坐等一切,没有还是没有,有了也会坐吃山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