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季养生防悲怨

(2009-09-28 08:03:50)
标签:

生活

秋季

养生

简木易

杂谈

分类: 午后品茗

秋季养生防悲怨

秋季,人总是容易伤感抑郁、凄戚哀怨。这从古今中外很多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最近读了点中医方面的书,算是搞清了一点缘由。

 

从人的生物体本身看:人体大脑底部有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负责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促进睡眠,但分泌过盛也容易使人抑郁。气温的变化对其分泌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换季时节。这让我想起:脑黄金、脑白金那些东东其实就是“褪黑素”,作为一种保健品,看来也得分季节慎用。

 

从中医理论来看:人体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与五行学说和四季变化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以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的“金”为例: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除了容易“秋燥”,也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

 

从秋季的自然气候来看:“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的骤然下降,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低温抑郁症”。

 

针对上述原因,专家给我们开了“药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进行心理调节,主观努力,保持乐观情绪。切莫“秋雨晴时泪不晴”。秋天,乃“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大好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大可不必自寻烦恼,失意伤感地“悲凄凄”。试想,换一种心境看落叶凋尽的梧桐那枝干便显挺拔遒劲,非但没有苍凉的气氛,反而显出异乎寻常的生命力!秋天是一幅绝美的油画,让我们在画中小心地行进,让生命也是一条向上的趋势线,如梧桐般挺拔遒劲。不要让秋风秋雨愁煞人,而要发自内心地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二是饮食滋养,物质保证,确保有个好心情。首先早餐一定要吃。据说,经常不吃早餐的人,不但无精打采而且意志力较薄弱,还易患胆结石。早餐要吃得好,还要吃得“早”。要吃好大家都知道,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但要吃的早却往往被忽视。其实,早餐之早,最好在早晨8点以前,太迟了就难以及时供给上午人体的需要。其次,注重养心和养肝,多喝玫瑰花或菊花茶、莲子茶,利用它们清肝解郁的作用,帮助克服抑郁。还可多吃莲藕、莲子、小麦、甘草、红枣、龙眼等,这些食物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焦虑、抑郁很有帮助。核桃、鱼类等含有较多磷质,也会帮人们消除抑郁。

 

三是多参加运动,坚持锻炼,帮助克服低落情绪。体育锻炼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较适宜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户外散步、跳舞、游泳、练太极拳等。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也可尝试:走亲访友:找知心的、明白事理的亲友,向其倾吐心里话。外出旅游:心情烦闷时,看看青山绿水,看看袅袅炊烟,疲劳、苦闷之感顿消。同样是秋天,心态乐观与否,看世界的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如峻青,看到的是“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而欧阳修,看到的秋天是肃杀可怕。我们不是峻青,也不是欧阳修,我们只知道把这秋色收进我们的眼帘中,存在我们的镜头里,与大家分享秋天的快乐。

 

总之秋季养生要加强自我防悲意识,不给自己添愁、不给亲人添堵、不给生活添乱。

在双节即将来临的时候,木易衷心祝愿朋友们:在多事之秋身心健康!快乐秋安!

 

秋季养生防悲怨

 

秋季养生防悲怨

 

秋季养生防悲怨

 

(9月28日海口简易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新浪微博
后一篇:碎片:涟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