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思维的延伸与飞扬

标签:
企业管理木桶理论木桶思维延伸飞扬补短简木易杂谈 |
分类: 热风冷思 |
木桶思维来自木桶理论。所谓木桶理论,是指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人们把这一现象总结为“木桶原理”,又称“短板效应”。毫无疑问,木桶理论来自生活经验,但朴素的经验运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却显示出其深度上的苍白,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木桶理论越发遭受质疑。
质疑一:“水”一定是越多越好吗?
储水量的多少是动态的,目标设定储多少水,决定做多长的板,而不是盲目的越多越好。目标的制定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环境,二是资源。前者决定你能做什么事,后者决定你能做多大的事。所以“水”多了是浪费投资,少了是不求进取。
按照“水”越多越好的思维,许多企业拼命追逐做大做强,不顾客观条件,不计可能产生的后果,由此产生浮躁心理,豪拼狂赌,导致战略失误,造成企业短命,一如我们所见到的一个个企业悲情。
质疑二:“补短”是提高木桶容量唯一且有效的途径吗?
按照木桶理论,要提高木桶容量,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短板加长,俗称补短。问题是,一只木桶要多装水,也即企业要加强竞争力,并非只有补短这“华山一条路”。其他办法同样可以让“水”装的更多。譬如:
1、增强企业向心力。有了向心力,企业各部门围绕核心而用力,就能保证木桶是圆形而不至变形如方形。按照物理原理,在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圆形容量最大,结构决定力量,决定竞争力。
2、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一个团队具有良好的配合意识,能够互相补位与衔接,才能保证木桶是桶,而不是一堆散板。
3、在必要的情况下,改变木桶直立的姿势,将木桶适当的向长板方向倾斜放置,照样可以增大储水量。
补短是一种追求完美的思维。事实上,一个企业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就像十个手指总是有长有短一样。而且,与补短相比,箍紧桶圈、防止漏水可能更重要。
质疑三:长板的作用是什么?企业不需要长板吗?
按照木桶理论,长板比短板高出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出越多,浪费越大。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长板起着引领的作用。长板是企业的优势,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统领和标杆,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拥抱升起的太阳,就会拥抱一个集体的希望。
其次,长板起着提把的作用。一个木桶,至少要有两块很牢固的木板装成提柄,以能轻松提取。这两块木板比其他木板要长,而且能负荷起整个木桶的重量。由于有这样的提把,企业在竞争运作中可以举重若轻,提纲挈领。作为企业,必须要培养核心竞争优势,以这一二点核心优势统领整个公司的发展。否则作为一个光溜溜的木桶,实在难以将它提起。
再次,长板起着明星的作用。这是一个追星的时代。虽然明星们不是完人,但他们走到哪,镁光灯就会闪到哪。因此,企业必须打造一两个突出长项,以获取对外传播的明星效应,占领制高点,以点带全面。
总之,运用木桶原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制”,运用时,我们的思维还要延伸与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