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营销创新源头研究重点实践热点发展趋势 |
分类: 热风冷思 |
(提纲)
【摘要】1、从新时期、新特点,看营销创新的源头
【关键词】营销:创新源头、研究重点、实践热点、发展趋势
一、从新时期、新特点,看营销创新的源头
对市场营销这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从21世纪开始的这头7年,营销从理念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源头是:
1、时代不同了:
——web2.0时代到来,使得新时期是:体验互动的时代、网络化时代、个性化时代、数字化时代、人际关系层级化时代、媒体进化时代。
——web2.0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新纪元,在此背景下的时代是“YOU时代”。
【每年美国《时代》杂志年底最后一期,都会选出当年的“年度人物”。与历史上的任何一年都不一样,2006年的“年度人物”是“你”——指互联网上的你。现在通过互联网,你不但可以随时发布你的观点(博客)或录像(播客),更可以与一些素未谋面但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编写一本百科全书或研究一个课题。】
2、生活方式改变了:
3、市场环境完全市场化了:国内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步入完全市场化的、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变得更加理性,他们已经不再盲目接受所接触到的各类资讯——主导性消费意识已经觉醒。这时,企业通过单一渠道发布广告,推广产品和相关信息已不能使自身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4、人们的注意力分散了:有了足够的海量的信息,获取产品的选择性变得多种多样,这就造成注意力分散的结果。此时如何才能寻找到有效用户?怎样理性分析用户挑剔而苛刻的差异化需求?品牌忠诚度如何提升?有人提出:注意力分散时代的营销致胜之道,就是要使注意力再聚焦。
5、消费需求具有明显的新特点了:
开放性,具备了多元化
进取性,选择的趋上跨位化
青春性,尤其是装嫩化
趣味性,尤其是新鲜化
结论:营销的对象是市场,准确地说是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市场环境、市场需求。随着上述变化,中国到了“后营销时代”,营销及其理论必然随之发展与创新。
【案例】某跨国公司资深品牌总监的困惑:
一贯奏效的传播方式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出现了很多行不通的地方,不能再按常理出牌;由于博客、播客等自由媒体的大量涌现,企业对媒体的控制力相对减弱,常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哪都不敢不投放,导致预算再多也像是飞机撒种;品牌发布的过程如果没有消费者的参与,可能就会变成企业的独角戏;品牌传播的效果难以准确评估,多年以来培养的品牌经验和技能,怎么好像不灵了?
二、从本土营销理论研究的八大流派,看营销创新的重点
【通过对中国市场营销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并对凡在某一营销研究领域发表了10篇以上论文的学者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发现,在中国市场营销领域,有八个最具特色的研究,它最能代表当今中国市场营销研究的现状,从中也折射出倍受人们关注的营销研究的八个重点】
八个特色研究,八个研究团队,八大营销研究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不是孤立的、零星的发表观点文章,而是有系统、有特色、有团队、有影响力、有实际成果从而形成了研究流派。
1、基本理论派——中国人民大学郭国庆团队
特点:在科特勒营销体系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与超越,并结合中国市场实际,探索了本土营销的新问题。代表作:
《市场营销-理论与模型》、《市场营销理论》、《市场营销通论》
2、顾客满意派——清华大学赵平团队
特点:得出“中国企业顾客满意度研究”成果,建立的“中国第一个顾客满意度调查大型数据库”,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普遍认可,其数据库已经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使用。
3、品牌营销派:南开大学范秀成团队。
特点:以研究课题为基础,提出并形成了独具南开特色的品牌管理理论:
顾客关系资产决定因素与测评方法
品牌联想结构的分析法
顾客的品牌权益的评价方法
品牌资产理论与我国企业名牌战略研究
4、道德营销派——武汉大学的甘碧群教授
特点:早在八十年代率先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出了《企业营销道德》课程,并主持《企业营销伦理与社会责任研究》和《企业营销道德研究》,推出了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营销道德理论体系。
5、营销实务派——中山大学的卢泰宏教授
特点:对企业营销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大量研究,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营销现状问题的系列文章,先后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出版了系列专著,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为此专门建立了中国营销问题研究中心,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研究队伍。《跨国公司行销中国》、《行销大中国》、
《行销体育》、《营销在中国-年度营销兰皮书》
6、营销安全派——四川大学工商学院李蔚教授
特点:自东南亚金融风险发生之后,世界范围内就掀起了一股安全研究热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李蔚教授率领着中国本土最为系统的营销安全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影响较大的“营销安全管理的理论体系”。
出版《营销安全》、《营销安全工程》等一批有特色的营销安全专著。
组建中国第一个营销安全网――中国营销安全网。
7、精准营销派——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吕巍教授
特点:在近几年刚起步的精准营销研究方面,有了重要突破,已经成为本土精准营销研究的核心力量。运用数据挖掘理论技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精准营销做了前瞻性研究:
消费行为的个性化研究,精确营销-客户细分方法探讨,精确制导—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顾客行为细分方法,精确制导、智能沟通――整合营销精准传播的方法,在模糊的世界中聚焦—感测响应组织中的决策协同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精准营销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精准营销研究成果。
8、顾客价值派——大连理工大学的董大海教授
关于顾客价值问题的研究,在西方已形成热潮,在国内,许多学者也在顾客价值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其中最为杰出的要数董教授。特点:在顾客价值问题的研究方面,提出了以下系列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顾客价值理论。
顾客期望价值构成要素的探测方法
基于顾客价值的竞争战略系统工程方法
基于顾客价值动态性的竞争优势预测方法
基于顾客价值的顾客满意测量方法
基于顾客价值的持久竞争优势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