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博客圈管理团队精神简木易 |
分类: 午后品茗 |
——论圈子管理中的“蚁球法则”
博客圈,是新浪为广大博客打造的一个延伸博客视野的平台。有了博客圈,我们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圈子中寻找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博友,可以发文探讨大家喜欢的话题,也可以将自己的博文推荐到圈子中供大家品评。通过博客圈,我们扩展着交往的范围,发展着自己的人脉。不可否认,博客圈作为我们自发组织的一个团队,搞得好,就会具有“聚合产生价值、交流扩大影响、圈子广聚人气”的聚合功能,她能有效地弥补博客个体存在的互联互通不足的缺陷。
那么,如何发挥博客圈的上述作用,体现博客圈的聚合功能?我认为,关键在于圈子的管理和在管理过程中“抱团”的团队精神。在非洲丛林中有一种蚂蚁,它们虽弱小却靠着“团结一致,凝心聚力”而所向披靡,据说它们一旦在遭遇自然灾害和外敌时,成千上万的蚂蚁就会自动抱成一个“巨球”,以此来躲避灾害、对抗外力,从而求得生存。它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超常的“团队精神”在给我们深深震撼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圈子管理者以深深的启迪,管理学上称之为“蚁球法则”。
当然,在博客世界里,我们比非洲蚂蚁要幸福的多了,我们几乎不会遇到外力的侵害和威胁,我们想博就博,只要博得开心,只求博得其乐。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何让大家聚在一起,博得一乐?这就需要好的管理,而管理好博客圈的关键就是要有“抱团”精神。
蚁球法则揭示了成功组织“抱团打天下”的秘密:个人力量无论多么渺小,只要能依靠某种凝聚力组成一个团队就可以发挥出神奇的力量。可见,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是力量无穷的。同样,蚁球法则作为一种团队精神,对于圈子管理从而圈子发展与凝聚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凝聚博客圈的团队精神,是指圈子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圈子如家”。在博客众多、多若大海的背景下,博客乃至博客圈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弘扬团结协作的“抱团”精神。因为“抱团”,这个家才能生存的像模像样;因为“抱团”,这个家才能度过难关;因为“抱团”,这个家才会和谐发展。
就拿我们《午后茶》来说,前不久,我因为出差,圈子管理全部托付我的三位管理员。在此期间,遇到又有一位要外出,没有推诿,没有畏缩,壁云姐主动接过了管理重担,度过了这段难关。最近,她自己又要外出旅游了,还提出换班来减轻我的忙碌。
圈子管理没有任何物质实利可言。如果说有收益的话,那就是精神层面的:接触面广了,交流程度深了。但这是靠牺牲管理人员的很多业余时间换取的。对此,我们的圈友们大多心知肚明,他们用感激之心来回报我们管理者。哪怕一张小纸条,一个留言,一句问候,都会使管理员心里感到温暖。或者什么都不说,只是辛勤做博,拿出好文,做出精彩;主动常回家看看,以文会友,博友间多交流,这也是对管理者的一种回报,也体现出了另一种抱团精神。
伊索说过“一致是强有力的”。看似弱小的个体,因为协作凝聚就有了神奇的力量。《午后茶》建圈半年了,半年来实行严格的审核加入制度,至今也不过百余人而已。但是,翻翻家底,看看这是怎样的“百人俱乐部”?!这里不仅聚集着赫赫有名的著名教授、学者和画家;还聚集着一大批在新浪搏击的博客英雄。他们有的是叱咤风云、指挥大大小小博客圈的圈主;有的是默默付出、享誉在外的各兄弟圈的管理高人;还有的是勤耕不缀、美文高产的博文写手。当然,《午后茶》也有这样一些圈友,他们的写作文法可能不一定那么雅正,但他们的博客也同样受用,在你需要时会帮上莫大的忙。比如,博客家装技巧,图饰素材,生活常识,职场打拼……他们都会给予你经验和信息。就是靠这样的一群圈友,共同撑起了《午后茶》这片天,用他们的风采不断地为《午后茶》增添精彩。能凝聚这样的一群圈友,不靠抱团靠什么?
上月初,《午后茶》作为优秀圈子,顺利通过了新浪锐博群圈认证。恐怕在所有通过的群圈里,《午后茶》是人数最少的一个了,能和那些成千上万人的大圈子站在一起,履行圈子的义务,享受圈子的权利,在自豪的同时,也深感凝心聚力的重担不轻。
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才明白这个“自豪”背后支撑的是什么,那是精神的力量!正因为有了抱团精神,我们“目标相同,行动一致”,所以才取得了今天的结果。虽然未来的路还很艰难,和我们理想中的优秀圈子比较还有着一些差距,但只要“抱团”,我们就能博立天下!
综上,说明了到底什么是圈子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博客圈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到底表现在哪里。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加强圈子团队精神的建设?让这种“抱团”抱的长久持续呢?这些问题很值得大家共同交流与探讨。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与我一起思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