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平常人生平常心态感悟随笔 |
分类: 一路长歌 |
近日翻书,翻到一则字谜,有趣,摘录如下:
“道士腰间两个蛋,和尚肚下一根筋”。
你猜猜,啥子字?猜到了恭喜你,没猜到也没关系。据说,就这平平常常两个字,曾难坏很多读书人!你我一时没猜出,又有何干?!以平常心来对待这平常事,咱就做个平常人!^_^
以前读书,总要像模像样地拿个本子,做些笔记。干吗?为了“闲搜好句书红叶”啊。那时,判断一本书的精彩与否,往往依据词句是否秀丽隽咏,书中是否遍布格言警句。直到后来,遇到了余华,邂逅了《活着》,才彻底打破了我的惯性思维。一直以为不朽的作品在于精致华美的叙述和荡气回肠的情节,但《活着》让我突然发现,原来不动声色地叙述,也可以完成作品,而且完成得如此令人拍案叫绝。冷静而平常地描述,足可以如此掷地有声地震撼人心。这一发现,让我自此对余华极为崇拜!
还有,读三毛、金庸的作品,也让我在做笔记时犯难。似乎段段皆平常,句句非精典。把哪一段摘录下来,都是对原作品的整体损坏。更重要的是,那些在整篇中起着点睛式的话语,摘录了之后,怎么看怎么觉得平常。怎么就没有惊人之语呢?那些平常的句子,白描式的叙述,我也会啊!
追求极致,努力惊人,并非有错。但往往误导人。让无数英雄在“语不惊人誓不休”面前竟折断了腰。在下虽然普通,竟也在写计划、总结、报告等诸如小事面前,时常为追求“惊人”而累得七晕八倒……
终于有一天,我恍然有悟,什么叫大师?大师就是在人们认为最平常的地方发现了不平常,而又善于用极平常的语句把它描述出来,这就是大师,所谓“语到极致是平常”!因为平常,才更容易获得与众共鸣和一呼百应,因此才引来了无数的读者和粉丝,因此才使得书本和书本中的故事拥有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难怪苏氏东坡早有言曰:平淡乃绚烂之极也!
其实,写书如此,过日子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每天都在写书,书写我们的“人生之书”,书写着其中的某章某节,记述着我们日子中的平常片段。偶尔会有精彩,但更多的可能是平常吧。毕竟人生中的灿烂与辉煌——诸如“久旱逢甘雨,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等等——只是几个时点嘛。而人的命运往往好坏不同,就那几个时点是喜是悲、是华丽精彩还是普通一般也还不确定呢!
书写人生,关键是别跟自己过不去!想做黛玉就做黛玉:天生的温弱娇贵,清秀宛灵,惹人怜惜;又善于分花拂柳,浅吟低诵,才气难得;虽敏感多愁,时常小性子外露,轻嗔薄怒,人际关系不大理想,但却活出了自我和自在……想做宝钗那就做做宝钗:含蓄而不张扬,显露而不霸道,伶俐而不蛮横,机灵而不奸诈。注意:此质且为天生成,所以做起来会拿捏地准确到位,也不见得就有东施效颦般活得很累。总之,不刻意去追求,也就不会有做作。既不做作,也就很自然,很舒心,很快乐。这就是随性而为、随心所欲(不逾矩)、随遇而安吧。
平常日子平常心,日子过的平实而安稳!做事,事情平淡但安心!做人,人生平凡却安宁!因了平常心,我们拒绝燃烧选择低温。因了平常心,我们将魅力不是写在脸上而是显示在心智上……
平常的片段,积累起来,整体上也许是另一番景象。就像爬山,一步步,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唯有平常地迈步坚持,才会到达山顶,那时,你我就可以对着群山大喊:^_^我平凡,但不平庸!
1、佐证俗语:可别跟我提“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更强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更何况要“从小(处)看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圈友文章:生如夏花《姑姥娘的平凡日子》
3、真人真事:昨接老同学电话,告知某某(一位身为县委书记的同学)终于有了判决结果:七年。就为了一女人,为了60万,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