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7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已近不惑之年,这些人中不少已成为了企业的中层干部,在别人看来他们要比50、60年代的人更有活力和闯劲,比80年代的人更有经验实干精神也强。但这部分人也有着与其他年代的人所没有的压力和彷徨,本文想通过郑瑞泽的心路历程来反射部分70年代的人的奋斗过程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巨大的精神压力。
郑瑞泽近段时间老是感觉到一阵阵莫名的彷徨、无奈、空虚甚至恐惧。他自己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但这种感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而且越来越严重。
刚到不惑之年的他曾经去看过心理医生,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之后,医生告诉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担心,并告诉他尽可能的减轻工作压力,多与人沟通,保持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再加强些体育锻炼就会好的。他按医生说的全部照做了,但这种感觉却越来越强烈,有时甚至会在梦魇中惊醒。
在别人的眼里,只有初中文化的郑瑞泽绝对是一名成功者。初中毕业的他没有再继续学业,而是顶替了父亲进入了工厂。因为那是工厂最后一次可以顶替的政策,那时的他只有16岁,父亲也只有40岁,但他是家中姊妹四个当中唯一的男孩,这接班顶替的好事自然落到了他的头上,为此他的父亲还不得不给他改大了两岁。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在工厂想混出个名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郑瑞泽天生就是个不安份的人,只在工厂做个小职员不是他的理想。凭着他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和聪明好学的精神,他只用了五年时间就自学完成了高中课程,并通过函授的方式拿到了大专和本科学历。再加上工作上的出色表现,他从一名普通员工一步步做到了小组长、车间主任、厂办主任一直到厂长助理,这其间还入了党。在他28岁那年,上级主管部门便任命他为厂长。成为工厂建厂以来最年轻的厂长,就是在全县年有的单位当中也是最年轻的科级干部了,这在当时的小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纷纷议论,都认为他年青有为,将来前程一定不可限量。
接任厂长的十几年间,工厂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员工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期间还顺利解决企业改革,人员优化等一系列难题。虽然改革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当然也触及到了许多的人利益,甚至有人威胁要以制造车祸的方式置他于死地,但他都挺过来了,并且没有出现恶性事件,为此县里还给他发了个维护社会稳定奖。大家对他的期望也更高了,认为不久即将提拨成为处级干部,到市里或省里工作。但郑瑞泽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明白自己虽然有着别人没有的优势,但也有着不可弥补的缺陷。因为上级部门刚刚下发文件,今后提拨处级干部的标准有两条他已经被踢出局,一是年龄在40岁以下,二是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以上。看着80后的一批高学历的人才不断进入工厂,且都业绩非凡,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对于第一学历只是初中的他来说是一个极大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文件中不是还有两条吗:一是特殊情况下年龄可适当放宽,二是有突出业绩的可以破格提拨。奔着这个目标,郑瑞泽又开始了更努力的打拼。
在上级部门的干部调整中,郑瑞泽离开了工作了十几年的工厂,被调到市里总厂任部门主任,但级别不变。到了新的岗位的他并没有因岗位和权力的落差产生任何幽怨,反而更加努力的工作,使他负责的部门业绩三年内翻了一翻。但总厂却没有任何培养和提拨他的意思,郑瑞泽明白自己离提升处级干部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郑瑞泽找到了总厂的厂长进行了一次思想汇报。厂长对他的业绩是充分肯定的,但也非常严厉的批评了他,说他政治觉悟不高,党性不强,干工作只是为了升官等等。郑瑞泽从厂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已经懵了,自己如何回家的都不知道,好长时间没有调整过来。
就在这茬口,父亲出车祸的消息传来,而且有性命之忧,肇事者因伤势过重已经死亡。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单位医院两处跑,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好在父亲终于被从死亡线下拉了回来,但由于脑部受伤,留下了说话走路都不方便的后遗症。
也就在这一个多月里,郑瑞泽想了很多。十几年来一心扑在工厂里,家里的事几乎就没过问。女儿三岁时深夜发烧40多度,是妻子背着到医院急救,因他在处出差,妻子怕影响他工作硬是没给他说。母亲心脏病突发他也不在身边,岳父脑梗住院他也是事后才知道。现在女儿都上初中了,自己竟然没去给她开过一次家长会。这一幕幕不停的在他的眼前闪过,这个从不肯服输的人好几次跑到厕所里流起了眼泪。
回到厂里的郑瑞泽没有受情绪的影响又全身心的投入了工作,但彷徨的感觉仍然不时向他袭来。是该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一下了,从来没想过要休息一下的他向厂部提出了休假申请,厂部也觉察到了他的思想变化,一次给了他15天的假期。郑瑞泽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他不得不承认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并且想提拨的思想太强烈,没有正确对待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没能够向刚参加工作时那种一心只想干好工作而无暇顾及其他的单纯思想了。
郑瑞泽突然想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悲哀有两件,一件是万念俱恢,另一件则是踌躇满志。自己虽然没有万念俱恢,但却太过踌躇满志了,居然将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庄子的无为思想都忘却了,被功利心掩盖了,这也许正是自己的心病所在吧。想到此,郑瑞泽心中豁然开朗,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和愉悦盈满心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