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惰性甚重。以至空活36个春秋,至今一事无成。
14岁时便顶替父亲上了班,为此还将年龄改大了两岁,不然的话是不能顶替的。初中的课程中读到初二,学业就此中止。
那时的感觉是很好的,不用写作业了,也不必担心考不好成绩挨父母的骂了。即然上了班就好好工作吧,可那时的我一门心思的玩,学业务也不精不细,班组里的同事月月质量全红,可我有一个月差错少就要烧高香了。
由于质量差,每个月的奖金是没有了,有时工资还要被倒扣掉一部分,这对于每月只有48元工资而花销又特别大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每个月发工资第一件事就是还帐,然后就又一通海花,直到再次借钱。
当时我的家境并不好,父母想着让我有了工作能接济一下家用,可上班之后的四年时间里我没有向家中接济过一分钱。好歹我还有些廉耻之心,倒也没再厚着脸皮向家中伸手。
日子不能老这样过!想着自己文凭不高,工作上又没有什么成绩,那就想办法赚点钱吧。
自89年起,也就是在我17岁的时候,我做了起了投机生意。这期间倒卖过粮票、外汇对换券等等,虽然没赚大钱,但也不用再借钱度日了。好景不长,粮票及外汇对换券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我的投机生意也就此罢手。
到了21岁,人渐渐成熟了,看着同龄的人个个比我强,也想着多学些东西,充实一下自己。于是便想,什么东西来钱即容易又快呢?百思不得其解。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县电台的业务节目主持的考试,居然让我考上了,干了半年左右,由于普通话令人确实不敢恭维,我主动辞职了.
那时身边的朋友多是些有文化的人,其中不乏当地小有名气的作者,看到他们经常收到些稿费,便请教其诀窍。朋友们告诉我写作可没有什么诀窍,要多积累知识,要笔耕不辍。说干就干,马上报名参加了天津一家的写作函授班。之后便试着写些小东西了。刚开始是不行的,稿件往往石沉大海,再后来就慢慢上了路,稿件也陆续被采用了。最高产的一年是在97年,那一年的稿费居然有7000多块。即然收入不错,继续努力吧。由于工作的调整,加上时间不太宽裕,说是时间不充裕,还不如说是在给自己的惰性找借口,写作的热情也随着减退,直到不再动笔。
生产岗调整到管理岗,最大的感觉是自己的英语水平太差。下决心学好英语。于是下载了软件,购买了书籍,但学得不如忘得快,坚持了两年,感觉自己能应付工作了,对英语的学习的热情也就降温了。
现在的我已经36岁了,再也找不回还来那股雄心勃勃、志在千里的感觉了。回想起已经走过的这36个春秋,真可谓一事无成。(于2008年5月2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