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苏格拉底痛苦猪快乐人生杂谈 |
分类: 馨情感悟 |
http://photo.hexun.com/p/2005/1030/5068/b_425239A0FFFF2077.jpg
痛苦是什么?讨论快乐相对单纯一些,想说清楚痛苦就复杂得多,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苦苦的思索与追求,认为人在一生中,必然存在死亡与生存意志的恐惧,人与人交往中的障碍冲突的焦虑、孤独,欲望无穷与满足有限的绝望等,这些个体生存充斥着的绝望、恐惧、焦虑、孤独,累加在人的思想中的便是痛苦。于是,他一生都在用一种助产术的诘问方式——问答形式使人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产生新思想,寻找人生永恒的真理以摆脱痛苦。
痛苦源于思想,源于有知,相比之下,猪的快乐就是必然的了。猪是自古以来民间文学中愚蠢懒惰的代名词,它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在污泥中打滚,生活的简单、安逸、闲适、平和,安于现状,不需要思考,没有沉重、崇高,活得心安理得、有滋有味脑满肠肥。人们把这种简单、安逸称做猪的快乐。
那么,猪真的就是快乐的吗?庄子的古训曰,子非猪安知猪之乐?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的“论快乐”中道: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使猪们真知道快乐,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所以说,快乐的猪,是下了人文的注脚。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痛苦的人,一种是快乐的猪,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神谕太阳底下没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而他却选择了痛苦的人。
当后世的我们踏着先哲们的思绪一路走来,不由的在痛苦和快乐的哲思前驻足。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痛苦与快乐,这两种情感中的矛盾,必然会产生在人的身上,相互逆转循环往复。但凡人者,必然有心,孟子曰:心之官则思,人的一生都在思考,都在悟中。,“悟”乃“心”与“吾”的合成,从左往右看,乃“思之吾也”;从右往左看,乃“吾之思也”。“思之吾”,旨在做一个思想者;“吾之思”,旨在求一种独创性。
思想左右行动,一个有思想的人,有两种情况可以快乐,一种是因为悟透了,找到了思考的答案,自然就会放下思索,心情释然了,就会感觉轻松,愉悦。另一种因为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悟不透道理,于是干脆就放下问题,让自己简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想不通就干脆不想了。这是一种生活态度。还有特别的一种,就是因偏执,思索得不到终解却又不肯放下,终因思索长年累月的附加,打破了思维最后的底线,最后,神经错乱了,成了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没有了思维,生活可以随心所欲。这也是一种无思维,病态的快乐,如我们看快乐的猪。
思想是人精神上的需求,一个问题悟透了,找到了答案,因而思想变得简单,随之而来的满足、轻松、快乐便左右了人的生活。当快乐过后,马上有新的问题出现,新的思考欲望,于是,又有了新的思索,于是,痛苦和快乐在人的一生中循环往复,如四季交替一样,直至生命的终结。记得有首歌里唱到:生命给了什么,我就享受什么,每颗人间烟火,全都不要错过。所以,快乐也好,痛苦也好,都是生命的馈赠,尽情地享受生活赋予我们的快乐与痛苦,岁月流逝中我们的人生才不单调,不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