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宁茶的故事之二十七:古茶园的韵味

(2022-12-07 15:23:35)
标签:

昌宁

茶的

故事

文化

分类: 纪实文学

古茶园的韵味

原创 杨中学 澜沧江文艺 2022-11-11 09:22 发表于云南
昌宁茶的故事之二十七:古茶园的韵味

+ + + + 

昌宁茶的故事之二十七


【编者按】云南昌宁,茶的土地,茶的故乡,她在澜沧江边长大,她在天堂山上成熟,千年不变的爱情在这里长成故事。她美了这片土地,富了这方人民。远方的游子一看见茶叶,就会想起昌宁的爸爸和妈妈,心中就会升腾起无比的力量。今天,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与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携手名人大家、草根作者共同讲述昌宁一片叶子的故事。以此,献给伟大的祖国、献给伟大的人民,献给党的二十大!



古茶园的韵味


杨中学


昌宁茶的故事之二十七:古茶园的韵味

秋末时节,我再次走进昌宁县漭水镇黄家寨古茶公园,突然闻到一股清纯的茶香味,让人心旷神怡,激情荡漾。

这个古茶公园建在一块坡地上,坐西朝东,晨光温柔。顺着公园的小道往上走,就会看到一排排、一棵棵大茶树挺而屹立,含情默默。不难看出,这是它历经风雨沧桑,永不变色的真情面容。虽然再过几天就要立冬了,但大茶树依然翠绿如春,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激情的光点。

顺着茶园往南走,那里有一棵古茶树,在这个公园里算是树龄最大的了。它的根部围着一圈台阶,上面刻着“黄家寨茶王”。树腰上挂有一块牌子,标明它的树龄已在一千年以上。我询问了当地的一位朋友,他说这棵古茶树的树主,就是当地人。当年大集体生产队时,曾经掀起一波“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高潮,曾有人提出要把这棵树砍了种粮,但他家没有同意,终究还是被家人把它当做心肝宝贝保护下来。看来,茶树越老越值钱,树龄越大越有滋味。我平时也喜欢喝茶,每当喝到树龄较大,制作工艺好的单株茶叶时,口感的纯度以及留给心灵里的感受就是不一样。古树茶的清纯芳香,是阳光和岁月揉磨出来的。我想,这或许就是人与茶的神灵之韵,更是昌宁永恒不变的茶文化之根。





古茶园下角有间大茶馆,很阔气,分上下两层,是去年九月份建成的。房主就是昌宁很有名气的茶老板董林。他说,这是四星级的茶馆。走进茶厅,里面很宽大,墙上挂有许多快荣誉牌。董老板的茶,无论是红茶、绿茶、白茶等,都很有名气。多年来已销往全国各省市区,国外还销往美国、法国、日本等地,销往法国的最多。古树茶也好,大树茶也罢,他都有好多棵。许多年前,漭水镇就他独家经营茶叶。但现在漭水已有百多家营销茶叶,连外省的茶企业也源源不断加入进来。就黄家寨的制茶户也有十多家,其中黄古茶厂的茶也很有名气。

说到黄家寨古茶园,我与它是很有缘分的。因为这里是我人生经历中留有深深记忆的一个地方,永生难忘。

当我们顺着茶树林间的小道往北走,就会看到路边竖立着一块大石碑,上面刻有:电影《茶乡法官》外景拍摄地。这部电影是昌宁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而且与千年茶乡的茶文化之缘密不可分。此片是由云南皓月文化传播公司、云南千溪影视有限公司与昌宁法院联合拍摄的,当时的杨佳富大校就是这部电影的策划人与主要编剧。此片经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审批后,曾多次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很多人都观看过此片。

在这片古茶园拍摄的那天,我至今都留有深深的记忆。那是2011年4月5日的中午,上海、北京及昆明等地来的导演、摄影师、主要演员以及群众演员们,都聚集在这个古茶园上片的一块地里,合拍一场就地开庭的剧情。树干上挂着国徽,主要演员就蹲在地里表演。坎子上站满了围观的群众,有的是特地从县城赶来现场观看的。


昌宁茶的故事之二十七:古茶园的韵味

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后,我们法院曾于2012年7月12日晚上,带上投影设备,特地到这个公园旁边的一个茶房里播放,这里也是此部电影续拍的一个景地。我清楚地记得,当晚场子上坐满了当地群众,他们都知道并见证了此片的拍摄过程,有的还在电影中出现过。当他们看到屏幕上那熟悉的家园、熟悉的土地、熟悉的路道、熟悉的面孔时,都禁不住地发出阵阵欢笑声。有位暑假回乡的南昌大学在读研究生,当她看到自己的亲人出现在荧幕时,一下子指着荧幕高兴地叫了起来:“哎,我家阿奶上电影喽!”坐在旁边的80岁阿奶也一下子高兴地说:“啊,看到了看到了!”老人的脸上一阵欢笑。

董林老板也是此片的演员之一,他扮演的是茶老爹。他不但积极义务参演,而且还自愿为此片捐赠了3万元资金,十分难得。

当年的这个拍摄景地还不是公园,只是一块以种粮为主的坡地,路道只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当时我出演的时候一阵小跑在上边,止不住地阵阵喘大气。但想不到仅过了十多年,这里已经打造成了人文茶相融,安静祥和的古茶公园,并被列为昌宁的旅游景点之一,很多人都到那里去观看过。那天我还转到当年在黄家寨的其他几个拍摄景点看了一下,只见家家建起了新房,茶园下方还有一栋像样的宾馆。从镇上到这个寨子的道路都硬化了,昌宁的发展真快。

茶之香为茶之纯,岁月就是最好的见证者。昌宁的茶故事深深蕴含于民间,代代相传,源源不断,并支撑起历久弥新的昌宁茶文化。人茶相连,昌宁纯真质朴的茶香味弥足珍贵,永留人间。

 

昌宁茶的故事之二十七:古茶园的韵味




 

 



+ + + 

昌宁茶的故事之二十七:古茶园的韵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