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彝族文学小说:最初源于彝山生活、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2020-02-14 14:36:46)
标签:

精品

文化

分类: 评论

彝族文学小说:最初源于彝山生活、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大家好我是吴海花,今天要讲的就是彝族文学中的小说。

彝族传统文学中没有小说这种文学形式。20世纪30年代,李乔走出彝山,开扩了眼界,开始创作取材于彝山生活的现代小说,成为彝族第一个小说家。40年代,彝族女作家李纳也开始创作小说。李乔、李纳在这一时期,也写散文、报告文学,但主要创作小说。50年代,苏晓星、普飞、熊正国在文学上崭露头角,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小说。50年代中期,李乔的长篇小说《欢笑的金沙江》问世,60年代初,苏晓星的中篇小说《良心的中伤》发表,标志着彝族小说创作的崛起。

从30年代到60年代初,彝族文学不仅有了小说,而且有了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这在彝族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80年代,涌现出基默热洞、安文新、杨佳富、阿凉子者、瞿文早、贾瓦盘加、阿蕾、马海海呷惹、时长日黑、吉霍旺甲、阿里等小说作家和作者群。他们对彝族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创作实践,写出了《芦笙神》、《伙子书记》、《惹比尤诺的亲事》、《春夜,在金竹湾》、《桥》、《岔路口》、《索玛花开》、《卖牛》、《我和小云雀》、《根与花》、《家庭治富会》、《威古家两口》、《彝寨新年》、《山里的女人》、《男人的山》等有影响的小说。

这里特别值得介绍的是,用彝文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贾瓦盘加,他创作出版了《情系山寨》、《滚动的情韵》两部小说集,与人合编 (他任执行主编)出版了彝文小说集《迷恋的山野》(彝语名《洛努古波》)。《情系山寨》,是彝族文学史上第一部彝文小说集,曾获1993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时长日黑创作出版了彝文小说《山魂》。

用汉文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杨佳富、安文新、瞿文早、阿里等,也都创作出版有集子。其中,杨佳富尤为丰硕。他是一位创作旺盛的彝族作家,也是一位正在服役的军旅作家。近几年,他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关山度若飞》,长篇纪实文学《边防缉枪缉毒大写真》、《绿色长城》、《中国大缉毒》、《中国大缉枪》、《戍边岁月》,著有诗集《生命的微笑》,散文集《南国之恋》、《彩色的情话》等。

这一时期,老作家李乔创作了长篇小说《破晓的山野》,李纳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刺绣的花》,中年作家苏晓星创作出版了在他的创作道路中自我超越和突破的中篇小说《奴隶主的女儿》和短篇小说集《良心的中伤》,普飞发表了他的力作《山路崎岖》、《山寨,苦甜苦甜……》,熊正国发表了标志着他创作上新起点的《小镇风情》。彝族小说迎来了新的发展和繁荣时期。

彝族小说继承和发扬了彝族文学的优良传统,其基本特点:首先,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不论是篇幅长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还是篇幅短小的短篇小说,都很注意突出主人公的民族性格和独特的民族心理素质,着意塑造一个或几个、一群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比如,李乔的长篇小说《破晓的山野》(上卷),着力塑造了拉莫、娓娓、洋芋膜等一群憨直、纯朴、善良、真挚的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苏晓星的短篇小说《遮荫树》,着意刻画了小说主人公——老树公公的民族性格。普飞的短篇小说《山寨,苦甜苦甜……》,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巴华憨厚、诚挚、宽容的艺术形象。其次,重视故事性。彝族小说,不论是短小的小说,或是长篇巨著,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清晰,首尾一贯,前后照应,结构完整,跌宕多姿,紧扣读者的心弦,引人人胜。

再次,运用民族化的语言。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有自己特有的语汇、谚语、格言、民歌。作家们在创作的时候,很注意运用民族化的语言,在他们的作品里充满着别出心裁的比喻,形象生动的描绘,以及富有音乐性、哲理性的诗一样的词句,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基默热阔的短篇小说《惹比尤诺的亲事》、《芦笙神》、《神烟锅说亲》,就是运用民族化的语言的代表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