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澜沧江文艺
澜沧江文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412
  • 关注人气:5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电影《月亮花》评论

(2013-07-21 18:26:54)
标签:

文化

电影剧作

分类: 评论

永远盛开的《月亮花》

张昆华

 

我的电影《月亮花》评论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看了杨佳富他们新近拍摄的电影故事片《月亮花》之后,我会常常在梦中出现电影世界的一片新天地:那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云南边疆的军旅作家 们,曾经奇迹般地开创了彩云之南文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电影艺术新时代。《山间铃响马帮来》、《边寨烽火》、《神秘的旅伴》、《芦笙恋歌》等一部部故事片,犹如一朵朵彩云飘落到广大军民的心里;一首首电影插曲宛若春风吹遍了军营哨所、城镇村寨;一个个电影人物好似亲朋好友走进了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之中……

这是记忆的甦醒或是期盼的萌生?当然,我知道今天已不可能重现那遥远年代的电影盛况了。但至少激发了我这个老兵的青春联想:在杨佳富的身上,我有意无意地发现与当年那些军旅作家们相似的闪光亮点。第一,杨佳富虽然已经是肩扛四星的大校警衔了,但他却始终保持着真诚朴实的军警士兵本色;第二,杨佳富虽然已经出版40多部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大部头著作了,但他仍然积极地投身于最具开拓性与普及性的电视电影创作,因为他知道这是最广大的群众所迫切需要的;第三,杨佳富虽然已经多次荣获公安部授予的“金盾”文艺奖等奖项和多次荣立公安部授予的功勋称号了,但他还是默默地奋斗着,不断地奉献出一部部优秀的各种体裁与不同题材的文艺作品。而电影故事片《月亮花》就是他创新成就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我之所以如此认为,是由于《月亮花》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标志性艺术成就。

第一,《月亮花》在民族特色中体现时代特色。这部电影从身穿彝族服饰的女主角阿月在母亲的带领下逃婚,到彝族火把节的音乐、舞蹈等节庆盛况,无不洋溢着彝族文化的特色。这对于禄劝本土电影来说,这是必然要表现的。但可贵的是在表现民族特色中体现了时代特色,比如矿业开发、矿坝垮塌、越南开钛、非典危难、摆脱世界性经济危机,直到建造了小河村新居以报效民众等等,传统民俗与现代经济建设一般都很不容易使两者的特色相互交融而且不露痕迹。但《月亮花》的成功之处,则是使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在生活中和谐生辉。

第二,《月亮花》在心灵美丽中描绘自然美丽。这部电影是根据禄劝县彝族女企业家张学珍艰苦创业、造福社会的真实事迹进行艺术创造而拍摄的。其另一成功之处还在于本乡本土的各界人士和彝族群众,都乐于接受真人真事的张学珍与电影中的女主人公阿月的银幕再现。这是因为真实人物张学珍与电影人物阿月都共同具有美丽的心灵。然而还不止于此,影片中不能没有矿山、机械等企业背景,但可贵的是,与人物美丽的心灵映衬的是禄劝县美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月亮花从头到尾的形象比喻的贯穿,既是主人公心灵美的象征,也是禄劝县自然美的典型。为此,以视觉感觉听觉综合而成的电影艺术才有可能引导观众进入完美升华的境界。

第三,《月亮花》在励志旋律中吟唱爱情旋律。我们之所以把《月亮花》称之为励志电影,绝不是仅仅由于它呈现了贫困彝族山乡的一位女企业家的创业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反映创业历程中的种种自然灾祸、金融危机以及商场欺诈等等危难时,阿月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行为与精神,为此而才能励志。如果励志精神是电影的主旋律的话,那么阿月与阿亮的爱情副线则是主旋律的合声。从阿月的逃婚就预示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但这种爱情的追求是在事业的追求中步步攀登从而达到了正如影片的场景情境所表现的那样,才相爱在美丽的高峰。这时,我们在倾听励志主旋律时,就会感到爱情也是《月亮花》的主旋律了。

基于上述分析,我相信电影《月亮花》与禄劝大地上的月亮花,将会永远盛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