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花香月光下(影评)

(2013-04-20 21:46:30)
标签:

转载

分类: 广播电影电视

[转载]花香月光下(影评)

发云南日报http://yndaily.yunnan.cn/html/2013-04/19/content_694777.htm?div=-1

花香月光下

——电影《月亮花》观后

 

赵振王

 



    电影《月亮花》,除了公认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彝族服饰以及典型细节等亮点外,还将被翻译成英文,在海外推荐放映和参加各种评奖,给全球观众一个认识彝山彝寨、彝族山水、彝家风情和彝人不屈奋斗史的机会。我坚信,这并不是不着边际的事,也不是“口头支票”式的噱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部电影必将以她独有的“花色”,引得观众的青睐。

影片以强有力的视角冲击力,表现了新时代彝家女性平和而顽强、柔弱而不屈的人格魅力,传递着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绵延不断的生命力,彰显出一个民族自治地区的民族自信、民族自觉和民族自强,释放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形无形地给观众提出了“贫穷时怎么办,富裕后又怎么办”这样一个社会问卷,让人深思。

首映式后,对这部电影的好评已经陆续见诸于报端,我不再重复这些声音。作为一部影视作品,能够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实属不易。在此,我说说自己的一些观感,那就是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的处理,收尾相辅,遥相呼应,张弛有度,极具对称的艺术效果,符合传统文化的大众欣赏心理,在此,作个简要的分析,与大家分享。

影片一开始,就再现了阿月在阿妈的帮助下,急速奔跑中的逃婚画面。这个简单的场景,却在特技的巧妙作用下,凸显了紧张、急促和不可懈怠的气氛,给观众有意制造了一份“看下去”的悬念。这个悬念,直到阿月与阿妈最后分别时,阿月双膝跪地对天长呼“阿妈”时,观众提到喉咙口的心,才算回到原位正常地跳动。这种吸引力,与时下大多动作片的效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是特技的大功劳。

而影片结尾,阿支县长在小河村建设的开工典礼上,用手机把阿亮招去了,以长辈的威望促成了阿月与阿亮的美满姻缘。当阿亮顺手拔下会场边花篮中的一枝玫瑰,穿越人群鼎沸的场地缓缓走向阿月时,那些镜头却是散文式地抒情,那些画面就在诗意般地展开,与片头的紧张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造成的效果,给人一份甜蜜感。

当然,依我个人的审美取舍,就会固执地认为,当阿亮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花递到阿月手中时,影片就就此结束,不用那些庸俗的拥抱,更用不着再上轿子雪山,用一池的碧水观照纯朴的爱情。但是,作为投资方最后搬出轿子雪山,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影片展示的是禄劝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少数民族风情,从而,多一些广告的成分,在所难免,可以理解。可惜,整个影片少了几组轿子雪山的雪景,造成了至终的遗憾。

现实是不可回避的,《月亮花》直面现实,已经把现实的故事讲述得入情入理了,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只是想,花开月光下,我等待着“月亮花”芬芳绽放的时节,弥漫九州大地……

                                                           2013-4-16于昆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