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读杨佳富诗集《永远的昌宁》
田 野
我的感觉是慢慢地变化着 ,就像这来得极快的十一月。大风将树的叶子涤荡殆尽 ,我知道 ,这大风将天空和土地切开一道伤的时候 ,冬天就要来了。
很多人在逃 ,逃进他们温暖的家园 ;很多的意念也在逃 ,逃进日渐萧条闭锁的灵魂寓所。
这时候 ,我的手抚在一本淡白色的书上 ,就像捧着涅克拉索夫《河道上的人家》一样 ,心灵受到缓缓地震动 ,简单的眼泪朝着沉实的去处。除此以外 ,我还能做些什么 ?
太阳出来了 ,这是冬日的太阳 ,它暖暖的手指透过书页轻抚我的灵魂 ,海德格尔对世界的知觉令我钦羡不已 ,我走进佳富的《永远的昌宁》中 ,让旷达、轻灵的感观融汇在很清纯的小诗之中。在他的故乡昌宁县迎来70周年大庆之际,他满怀激情,写下了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茫茫红尘,多少人擦肩而过,能在心灵中留住的必然是美好、忠诚和爱恋。在昌宁县建县7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父老乡亲阖家幸福、生活美满、永享丰康。祝故乡,永远昌盛安宁!如歌似梦的昌宁啊,你的雄伟;;神奇;你的娟秀;清丽;你的宽厚、仁慈;你的豪气、活力……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与我同行,伴我一生。”在他的笔下,故乡是这样的:
山脚甘蔗甜蜜
山腰茶叶滴翠
山头青稞顶霜
这就是我的故乡
这就我得天独厚的土地
一杯清茶
从土屋端到书斋
从乡野捧到宫延
至今还在八仙桌上
从古一直凉到今天
满山的春尖谁来采摘
村女们像彩蝶
扑闪其间
乐坏了男人般的大山
草木本有心
何求美人折
一根甘蔗
从野草变成“支柱”
从峡谷漂过了大洋
它是幸福的生活
被昌宁人一节节
倒吃着
一棵核桃
一个古老的传说
藏着猜不透的谜语
望眼欲穿的山里男人
终于找到了心中的“四秭妹”
一条公路
它会这么长
在梦中修了多少个世纪
今日梦圆
让三十多万各族儿女一起喷涌
狂欢的泪水
一条江
一遍又一遍流过昌宁
当地球吝啬到极点的时候
你的吝啬就是一种高尚
不肯退缩的神情
对着不肯施舍的岩石
铸起了澜沧江之魂
水滴石穿
组诗《澜沧江情思》是一种超然的诗人的饱经了苦恋之后 ,毋庸置疑的宁静之悟 ,是一种爱情和忧患意识的互补 ,面对这些呈现在人类精神世界之上的软语 ,我们可以漠然相视、可以轻浅一笑、可以浑然不觉 ,但我们在近乎于神圣的诗歌面前 ,注定要反复聆听这美妙的天籁之声 ,却无法让内心平静 ,这绝不仅仅是一种轻松的习惯。不难看出 ,这是诗人用一把锋利的语言之刃 ,割破了他磨砺了多年的情感之手 ,让阳刚的鲜血染红他背后的虚空 ,之所以这样 ,横亘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精神寄托才会让我们读来不言而喻。
其实 ,我们别无选择 ,就是这些透射着光芒的诗句 ,使我们在阅读中羞愧万分 ,我们很明朗的知道 ,诗人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氛围 ,就像聂鲁达对诗始终持“太阳”的特性之说一样 ,这是与他的地域文化和价值取向不能分割的 ,他认为 :无论以竖琴和酒神赋予诗歌浪漫的色彩 ,还是制造一种博大的辐射 ,抑或神之极至的氛围 ,在这一氛围里即包含着无数的失落、苦涩和孤独与无奈 ,正是基于这一点 ,他才将自己的心血之果 ,构筑在最普通最原始最大众的感知里 ,从而使人们找到原始的美好与纯真的情感。我们看佳富的《彝山恋歌》一诗 :“听到你的诺言 /让我杞人忧天 /明知是一个骗局 /也走向了你的深渊。”他用独特的感觉对情缘做倾述 ,在理念上施加了一种压力 ,让思维的触角穿透心灵的体验 ,一点点的引发我们的泪水。
佳富的诗就是这种心平气和之句 ,透着满实与素朴 ,读来感人 ,就像他递过来的一杯清茶 ,使我们领悟到一种关怀之举。然而 ,正是这种朴实的语句 ,却贯穿着他独有的行动哲学 ,隐藏着多年以来的一种渐渐复归的价值。如他的《难忘故乡人》也恰恰体现到了这一点 ,这是一种给人们多折的爱情提供精神力量的过程。这种刻骨铭心的寂寞和奇幻的寓意 ,将一种秋水般的理想和真实的生命体验带给我们 ,使我们面对果实之时 ,心境豁然开朗。
我想佳富在做这诗集的时候 ,也是使心及至整个灵魂里程感动了一回的。所以他才用自己真正的心血孕育出了生命的微笑。尽管它们还透着淡淡的不足 ,但也足以称一束火 ,生命和青春之火 ,用来温暖我们朴素的心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