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伤寒论》类方亲试记(一)(原创)

(2013-03-24 10:36:54)
标签:

健康

    前日渐有感冒征兆,未放心上,至昨日加重,未发热但略有畏寒、头痛、清涕、目涩难开,自感近两日易出汗,按左右两脉,微有浮缓之意,近桂枝汤症,但因未曾发热,故午后去药店配桂枝汤一剂:桂枝15克、芍药15克、炙甘草6克、大枣9枚、生姜9片,此非《伤寒论》原方之量,乃清徐灵胎所书之量,自度症未及发热乃用轻剂,因姜枣家中已有,故而只配了桂、芍、草三味,花费2元钱,药房药师曾笑言此药之量比孩童药量还少,何能治病?吾对之一笑而过,返家煎药,一剂三服之量只用两服即睡,晨起已无大恙,头不痛、涕已去、目能开。

    按:据民国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汇参》所述,此处芍药当用赤芍,《伤寒论》全书约略均用赤芍,只一芍药甘草汤用白芍,因芍药赤则利、白则补,医案则有宋代伤寒大家许书微医案可为佐证。《神农本草》所述芍药症均对应今之赤芍之症,且《伤寒论》桂枝第九条述:微寒者,去赤芍药,盖惧芍药之寒也。惟芍药甘草汤一证云:白芍药,谓其两胫拘急,血寒也。故用白芍药以补,非此症也。

    另:伤寒太阳桂枝与麻黄辩法,自明末清初有喻嘉言《尚论篇》鼎立三纲之说,至其再传弟子尤怡则化简,参见《伤寒贯珠集》之《辨列太阳条例大意》:“假使治伤寒者,审其脉之或缓或急,辨其证之有汗无汗,而从而汗之解之,如桂枝、麻黄等法,则邪却而病解矣。”

                                                                      彭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