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温哥华华人 |
分类: 岁月留痕 |
《生活在别处》是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著的小说,也是指引着众多华人来到温哥华的原因。有的人是不满足于日益平淡、熟悉的生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电影小说里描述的那样。于是来了,而在国外生活的现实也扑面而来。
技术移民刚登陆温哥华面临的生活,是与现在越来越多的富豪移民不一样的。他们刚来就买房买车,四处旅游,不必工作也不用担心生活,苦恼也是因寂寞孤独而起。哪个技术移民没有经历过刚来异乡的艰辛生活?蜗居在租来的地下室或窄小公寓,家俱许多是二手淘来,甚至街头捡来的;学历不被承认,到处打工挣生活费,有的还要兼顾学习,学英语考证,为了日后更好融入社会。他们会问:“这就是别处的生活么?”的确不是电影里描述的,但那是别人的世界,你来自另一个世界,只能花时间花精力去慢慢走入。没有人主动请你来,是你自己为了追逐梦想才来。别处的生活与原来的生活一样,都有各自的酸甜苦辣,多出的是磨合期的艰辛。
有的华人移民挺过最初的不适应,渐渐在异国找到自己的位置,能找到专业工作最好,但改行也可能发掘另一片精彩天地。随着孩子在温哥华出生并长大,他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新家,别处的生活终于呈现美丽一面。
然而,久而久之,温哥华这个别处的生活由于太熟悉又重归平淡。有的人又开始向往别处的生活,这个别处现在变成了国内,向往也可理解为想念、怀旧。最终选择回流的有种种原因,而选择留下的人也有多样理由。
选择留下的最大理由当然是因为孩子。几乎所有华人都会认为这里的教育好,因为更加尊重孩子爱好,应试压力小,有利于子女性格、品格健康发展。但为了孩子,对有些家庭来说,就意味着夫妻分居两地。因为国内经济腾飞,许多父亲的事业重心在国内。留守妈妈在温哥华是越来越多,由于丈夫的暂时缺失,她们在温哥华的生活不仅是孤单的,还要面临具体生活难题,一些脏活、技术活、力气活都要自己想办法搞定。别处的生活把她们从娇小姐改变成女汉子,也是别样的生活体验。孩子大些还好处理,最让留守妈妈手忙脚乱的是一个或几个年幼孩子,拼的不仅仅是体力,几乎完全丧失自我空间,职业妈妈比职场女性更加累心劳力。但无论是苦累还是孤单,她们仍然选择留在温哥华,给孩子她们认为的更好成长条件。
留守妈妈是为了孩子的教育留在温哥华,还有一波又一波前来的华裔留学生,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他们有的是希望在更好教育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的是小小年纪背负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别处的生活不仅有好山好水,也有对家乡亲人及美食的想念,及对陌生社会和不熟悉语言的逐渐适应。当面对难题有的人会后悔留学,别处的生活不如想象中美好,即使你付出努力也可能没有好结果,比如毕业后难找工作等等。但人生短暂,在别处的生活已经给予你别样的体验,你在无形中已经增长了自立自强能力及对生活更深的认识,这种收获也有它的意义。
当然,仍有一些人选择回流。加国统计局曾有报告指出,加拿大给予移民的机会不足,致使许多正值黄金工作年龄的男性移民纷纷回流,35%的男性工作移民在抵加20年期间离开,其中六成是在抵加第一年就选择离开。回流大军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商业移民、技术工人,也包括具双语和大学文凭的移民。回流的理由当然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和升职机会,有一份称心的事业。如果仅是男性回流,就造成上文提到的留守妈妈现象。一方为了事业走,一方为了孩子留,长久如此婚姻是否仍坚固如初?太多的家庭因此走向分裂,原本许给孩子的良好成长环境能否兑现?
所以,一些人为了家庭团聚,选择整个家庭回流。年幼孩子回去可能面临中文环境的陌生,有的孩子原来在温哥华活泼开朗、极善谈,回国后上学压力大,有段时间一声不吭。家长的耐心陪伴尤其重要,孩子回国就如同新移民到加拿大一样,有个艰辛的磨合期。家庭团聚不仅是自己的小家庭,还有与年迈父母的相守。曾经在父母的悉心抚养下长大成人,而如今他们渐渐老去,正是需要子女照顾陪伴的时候,若远在加拿大,很难做到。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当然也可以把父母申请来加拿大,但等待批准的时间是漫长的,老人一般还不适应海外生活。
有人说再不回流自己就老了,在国内长大的人更熟悉国内文化,要想疯狂、撒欢的玩只有在国内,可以大吃大喝肆无忌惮大声讲话,尽情说母语。在海外若熬到叶落归根才回国也玩不动了,别处的生活已见识到,只有回家才舒坦。但也有人说,回不去了,习惯了海外的居住环境,一回去就受不了交通拥堵、人群喧闹、食物不安全、环境脏乱等等,还有更重要的是,原来的亲友生疏了,原来的工作日新月异,也不是容易再走入的。所以有的人回流国内后,又回流到加拿大。
想来的有来的追求,想留的有留的理由,想走的有走的缘故,无论是留守还是告别温哥华,生活都没有完美,正如同世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一样,你可以想象生活在别处,但生活实际上就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