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贝在幼儿园突然害怕说话了

(2012-02-21 10:00:49)
标签:

育儿

分类: 娇媚日记

在家里唧唧喳喳说个不停的宝贝,一进幼儿园却突然缄口不言了。宝贝为什么会这样呢?怎样让宝贝在幼儿园也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呢?

 

今天一大早,Miss Liu就跟我说,媚突然间变得胆小得很,上外教课老师问她叫什么,她都不回答,再多问一句,就哭了。Miss Liu想知道这个寒假在家里媚表现怎样,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我真是没法回答,这个寒假,除了病,就是去小主持人班上课,没到任何地方去。按说上小主持人课更应该锻炼她的公众表达能力,可为什么会适得其反呢?况且老师反映上学期期末时她表现得相当外向,在幼儿园简直就是个小淘气,跟小伙伴们打闹,喊起来嗓门比谁都高。

 

回来的路上左思右想,问题出在哪儿?感觉还是和小朋友相处出了问题。放学在院子里玩时,感觉媚明显不合群,不跟同班的小朋友玩,反而愿意跟中二班的常佳煜玩,这个小朋友是她在寒假小主持人班时的同学。媚也跟我说过,班里小朋友欺负她,再追问下去,她又不说了。然后又说她非常怕跟老师说话,都是因为去温哥华去的……这些话我不全信,但把一句句话联系起来想就又不无道理了。

 

有人说让宝贝在幼儿园快乐开口可以采取一些策略,这些看起来很空洞,实用性不强,但也许会对孩子有所帮助,晚上接媚时再跟老师探讨一下吧,毕竟是要老师和家长双方一起努力才能达到目的。专家给的建议是这样的:

 

  1.不要急于逼迫宝贝开口

  只要宝贝在家里或者比较熟悉的场合说话正常,就不要太担心他的语言发展有障碍,也不要过分强调宝贝没有礼貌等品德问题。如果家长心情急切,强迫宝贝说话,他会更加紧张,说得磕磕巴巴的再被误解为口吃,情况就更加糟糕,家长也会更加慌乱了。所以家长一方面要重视宝贝的选择性缄默,另一方面又不要急于求成,要求宝贝马上就改变状况,而要循序渐进地从正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调查有没有对宝贝刺激比较大的事件

  宝贝的心理挫折感是细腻和脆弱的,在与周围的家长、老师和同伴交往中,某个小小的事件可能都会让他感到焦虑,大大降低了他的安全感,但是宝贝又难以名状这个不良体验,于是就采用缄默的方式保护自己。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细心观察、调查,及时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例如有的宝贝是笼统地对幼儿园环境不适应,有的宝贝是操作不了幼儿园的某个玩具,有的宝贝是完成不好老师教的某个手工,有的宝贝是适应不了某个同伴的交往方式……调查清楚以后,再帮助宝贝排除面临的具体困难。

 

  3.使用积分法鼓励宝贝快乐说话

  在观察和调查宝贝的同时,可以用积分法鼓励宝贝多多说话,家长和老师配合,效果更好。比如,健健是一个言语很少的小班男孩,他家长都出国了,由姥姥和小保姆照看他。他在班里很安静,默默地玩自己的,不与小朋友说话。老师问一句他说一句,不问他就不说话。老师告诉健健:只要他主动开口与小朋友说话,说一句就在一张表上盖一个梅花印章,等积累到十个印章的时候,就奖给他一张贴纸。但是若发现一个上午没有说一句话,就要划掉一个印章。老师的做法很有效。当健健与小朋友交谈有了很大地进步,老师就改用口头奖励的方式,两个月后,健健终于能交谈自如了,性格也变得开朗许多。

 

  积分法有很多好处。由于宝贝的适宜行为要积累到一定次数才能获得奖励,他的动机和持久性可以从中得到培养。而且如果宝贝不能达标,就要减少积分,并不直接对宝贝的身心进行惩罚,它的客观性避免了对宝贝的伤害。

  简易图表可以帮助宝贝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有利于宝贝自主塑造良好行为。家长省去了许多说教,让宝贝自主管教,是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矫正宝贝不用奶瓶喝水、不爱收拾玩具,也相当有效。

  计分法的操作要领:

  * 用肯定句向宝贝明确目标行为

  比如老师对健健说:“你要每天与小朋友说话。”不能这样说:“你不能整天一个人待着。”因为只有肯定句才能让宝贝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而否定句只是告诉他不能做什么,结果宝贝就无法明白他究竟能做什么。

  * 建立基数

  累计几次行为就可以得到奖励,这需要教育者的尝试和决断,一开始对低龄宝贝的起点可以定得低一点,以后根据情况变化再进行调整。

  * 确定积分标识

  基数确定之后,就要选择合适的积分标识,选择用起来方便、及时和宝贝喜欢的标识,例如花纹印章、小红花、小贴纸等。

  * 确定奖励内容

  宝贝用积分换取什么样的奖励,要在保障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喜好来选择。先用物质奖励,再用精神奖励,待幼儿表现自然、正常以后可以撤消奖励。

 

  4.增加宝贝与同伴和老师单独相处的机会

  宝贝是因为面对集体环境人多的压力而选择缄默的,而在熟悉的环境并且人比较少的情况下,他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因此,家长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宝贝与某一个同伴多多相处,借此增加幼儿园集体环境对他的亲和力。例如放学的时候,有意安排宝贝跟某个同伴一起回家;节假日两家大人带着孩子互访或结伴出游;在方便的时候,带孩子到老师家里做客,或者邀请老师到自己家里来做客……这些都将带给宝贝更多社会交往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宝贝不敢说话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5.让老师知道宝贝的爱好和本领

  宝贝对自己熟知的事物比较自信,家长主动跟老师交流宝贝有什么爱好和本领,这样老师就可以找一个亲切的话题跟宝贝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还可以让宝贝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玩,鼓励他与老师和玩伴一起分享,这些策略都有利于激发宝贝交流的欲望。

 

  6.让宝贝学会接纳和欣赏他人及外在环境

  有的宝贝跟菁菁一样在家里不说幼儿园的事,有的宝贝却说很多幼儿园的“坏事”,为自己在幼儿园不说话找很多理由,比如某个小朋友打我、老师不喜欢我、玩具不好玩、饭菜不好吃等等。宝贝描述的事实可能真实也可能虚假,家长在帮助宝贝解决问题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孩子学会接纳和欣赏他人及外在环境,减少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他提高社会适应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