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开车的N个窘迫时刻

标签:
香港备用胎加油站保险局育儿 |
分类: 岁月留痕 |
我向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人,只是环境所迫,我不做没人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只能强打鸭子上架。像开车就是这样。
按说,开车虽说是个技术活儿,但也要有相当的勇气。认识很多家庭,车都被把控在男人手下。我却例外,从第一次拥有汽车就落在了我名下,我真的不想争这个所有权,而是只有我有驾照,只有我能把它开到路上。卖车的人是个上海人,很鬼,只给我留下了开到最近加油站的油,我硬着头皮胆突突地一步步挪到加油站。国外的加油站与国内的不同,大都是自助的,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加油却把我难住了,怎样刷卡?怎样打开油箱盖儿?怎样使油枪?国外的加油站还设有打气装备、加水装备、吸尘装备,你想做什么,都可以自行解决,而且全是免费的。还好,我找到了一个正在修车的小伙子,他帮我搞定了一切,他一边说着,一边做着,而我却因为内心的极度紧张一句都没听懂,更没记住他是怎样操作的。
一次深夜和Augry从朋友家回来,油又剩的不多了,Augry是个刚来加没多久的女孩儿,从没摸过车,于是这个“重任”又落在了我头上,我壮着胆子把车开到加油表前,按照文字指示,卡是刷了,也选择了汽油号,可拿起了油枪后才发现还没打开油箱盖儿,事情就是这样总和我过不去,头一次拧这玩艺儿,怎么拧都拧不开,Augry下车来帮忙,两人一起拧,可还是纹丝不动,最后,还是求救屋里的收银员过来,才算把这个油加上。当时那个难堪,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
03年夏天,爸妈来访,难得一次加拿大国庆看焰火的机会,当时车开得还不很顺溜,大着胆子载着老爸和儿子去了。那次老天又一次跟我开了个莫大的玩笑,回来的路上,汽车右前轮爆胎了!当时已经是接近午夜,要不是爸坐在车上,我真会被吓瘫!爸在一旁坐镇,勉强开到一个加油站打气,可打完了,马上又没气了。还好遇到一车香港家庭,那家男主人好心过来帮忙,告诉我可以先把备用胎换上。天哪,我直到他揭开底盖儿拿出备用胎时,才知道每辆汽车都有个备用胎,而且就藏在后备箱里!他想帮我换上,用千斤顶顶起固定了轮胎,可扳子却哪都找不到,我意识到,我被骗了,那个卖我车的上海人没有给我留下专用工具包!晕!吃亏上当长经验吧!谁让我什么都不懂呢!香港人车上的扳子不配套,人家无奈地说只能帮到此了,让我打CAA电话拖车,可我哪懂什么是CAA呀,根本不是它的会员,人家不管的。最终没办法只好打足气,一气儿开回了家。后来,又是一位天津朋友带着所有工具到我的地下停车场,帮我补了车胎。
要说自打开上这辆车,真让我长了见识。还有一次要出门时这车怎么也打不着火了。打电话问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可能是电瓶没电了。怎么会呢,车买来还不到一年,而且原车主说他刚换的电池没多久。一次次事故告诉我买这辆车我上了无数个当!地下车库里找了一个邻居,他把他的车开到跟我的车头对头,用他的电卡子并联上两个车的电池,让我上车再打火,并嘱咐我赶快开到高速上跑1小时就有电了。后来又出了几次没电的故障,我只好四处打听找个地方换了电池。可倒霉又被我摊上了,那广东人老板看我是新来的大陆妹竟然欺负我,悲哀呀!在异国他乡,只有大陆人才会欺负大陆人,给我换的电池只用了三个月就没电了。并百般狡赖说不是他的错不给退钱。我真是点背呀!看来,这没有一点汽车知识,会到处受阻,要想驾驭这个大家伙,只有活到老学到老了。
买车的第三个年头,汽车保险局来信通知我车该做安检了,我又像遇到了天大的难事。真是一沾车就头大!怎么安检?到哪去检?要花多少钱?当时的第一个意识就是要是有人能替我做这一切该多好!人都是这样,当遇到自己最不擅长的事情而又必须做时,心里会产生巨大的抵触情绪。好难呢!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陌生的文化背景,陌生的语言环境,什么都不懂,一切规章一切从头学起,没人帮得了你,没人替代得了你。第一次安检是我一个人去的,一辆一辆地有序地排着队,轮到我上场时,我竟然怎么也开不到技师给指定的地方。无奈,技师让我下来,他替我开到那个坎儿上。我在一旁傻傻地站着看着他做的一切,看着电脑显示屏上的曲线的变动,期待着赶快完事,最后技师一句“OK”,我终于如释重负般逃离了那里。
最最倒霉的事要属那次车祸了。08年1月,我开车带着儿子和女儿去参加一个活动,马上就要到家了,在一个路口,我被后面的大车追了尾。当时天下着大雨,女儿才2个月,正在carseat里睡着,小婴儿被这一巨大震动惊醒,哇哇大哭,我的脑子嗡的一下,完全不转了,完全不知该怎么办了。我下了车,一位过路的白人老头好心地给我撑起了伞,给我写下了他的名字和电话,叫后面的车主也留下名字和车牌号,一看车还能开,就让我开走了。这一追尾事故,把我的心搅得乱糟糟的:女儿是否被吓到,是否受了伤?儿子有没有事?怎样报案?怎样索赔?怎样修车?钱怎样付给?虽说我应该没有任何责任,但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去处理,我没有一点头绪,而且要完全用英语与保险局打交道,我的心一下子变得异常沉重。其实那次我也受了内伤,后来理疗了好长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一样样地解决了,这期间花费了半年之久。当时13岁的儿子帮了我很多,替我报案,给我做翻译,跟我一起去修车,像个大人一样在一旁一直陪着我给我壮胆,办手续开代用车,处理汽车保险索赔……也是那次,随我转战7年的第一辆车光荣退役报废了,我离开了那辆承载着我无数次有惊无险之经历的爱车。
在国外,单纯开车不难,但连带的遇到的情况就像一道道难题,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一个,其中若干个尴尬的“第一次”叫我至今记忆犹新。感叹世上到底是好人多,一次次热心人相助;也感激亲人们在身旁给我的莫大的精神鼓舞;更加感慨漂泊异国自己要有足够的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勇气和志气,正因为骨子里的这种做事不愿依赖任何人的自主精神,支撑着我一路走下来,让娇气的我变得坚强,让我的经历变得丰富,让我的生活变得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