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青蛙如何做妈妈
(2009-08-29 17:07:16)
标签:
育儿教育鳄鱼青蛙表妹杂谈 |
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即使是那些属于动物家族的也是如此。今天看了一篇投稿,很有启发。因为很看不惯时下独生子女父母的做法,所以有感而发。
有些父母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是一种溺爱,甚至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比如鳄鱼爱孩子就是这样。
当母鳄鱼在产蛋后,它们总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天敌或是同类叼去。因此,等小鳄鱼一出生,母鳄鱼便会准时跑到沙滩上无微不至地去照顾它们的孩子们。它们会将小鳄鱼一只只地都叼进嘴里,运往大海深处。如果这时有敌人侵犯或是母鳄鱼感到某种危险,它就会将小鳄鱼吞进肚里加以保护。可是,被吞进肚子里的这些孩子们却直接被送进鳄鱼的 “胃”里,等于把它们送进了母鳄鱼的食物 “加工厂”,因此它的孩子们都无一幸免。
而那些幸存活下来的仔鳄鱼,恰恰是那些被母亲忽略的、或者没来得及关爱的“后娘养的”、被遗忘在沙滩上的小鳄鱼。于是,母鳄鱼的这种爱恰恰成了对孩子们的伤害!
这又使我想起了青蛙繁育后代。母青蛙产卵时,分泌出一些粘粘的东西,把那些尚未出生的孩子聚在一起,那是为了让它的孩子们在孵出以前免受外敌侵害,出生以后团结互助、不再分离。可是,它们产卵以后就像履行了 “生儿育女”的义务,至于儿女们以后的生长却靠天由命了。结果,成群的蝌蚪在不知道它们爸爸妈妈的情况下,照样茁壮成长。
国内大多家长舍不得孩子做一点家务活,甚至会对由于自己工作忙而要孩子洗自己衣服而内疚不已。中学生,应该学着做些家务。可大多家长认为此话说的有道理,做起来却很难。每家就这一个孩子,怎舍得让他去干这些活。即使偶尔意识到了,让孩子去做,孩子也非常不情愿,于是索性就不指望了。
邻居的孩子已经17周岁了。她妈妈说起刚到温哥华时,孩子15岁,吃饭时吃得特慢,能吃一个小时,而且说不吃就不吃了,害得她妈妈每次都要一口口地喂。妈妈说起这事来没有一丝脸红,但不知15岁的孩子要喂到多大才是个头。在国内就更不用说了,家里有小学生的,每天都要用现代交通工具按时接送孩子,一直把孩子送进教室门口,甚至中学生也是如此。我倒认为,孩子能独立上学,一是对他们的一种锻炼,二是给他们养成自己的事不再依赖父母的习惯。
那位通讯员的表妹,因为让她五周岁的孩子洗自己的碗,成了别人心里的 “残忍的母亲”,还经常被亲戚朋友奚落。孩子的奶奶抢着替孩子洗,表妹不让,老太太就在旁边抹眼泪,她显然是心疼孩子啊!其实,要想让孩子长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小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慢慢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过于宠孩子反而会害了他们,使他们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最近还听说了一件我怎么也想不到的事,孩子要上大学了,要在学校住宿。可一听说要四五个同学一个寝室,觉得好可怕。直问爸妈学校有单间吗,能否多花点钱一个人住。我听了后很是感慨,真是享受的一代!父母拼命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而孩子也已经习惯这样的优越生活,而不再能忍受学校提供的比我们上学的年代好得不知多少倍的住宿条件。或许在学校周围租个房子,陪着孩子住,这样的事例也大有人在呢。
相反,经常见到一位接送孩子的爷爷。只见他们一老一小分乘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地骑在通往学校的路上,当距离学校还有一段路程的时候,老人停下来,一直目送孩子到学校门口。不用猜,过不了多长时间,他会让孩子完全自己来回上学。将来,这样的孩子一定会像小蝌蚪和那些被忽略的小鳄鱼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