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内独生子和国外独生子的天壤之别

(2009-08-01 19:47:37)
标签:

家庭

教育

独生子

侄子

天壤之别

育儿

分类: 帅哥怡然

上周去长白山,带着儿子和侄子,两个1米8的小伙子,三天,和他们朝夕相处,叫我生出很多感触。

 

同样是独生子,(当然儿子目前已经不能算是了),小时候曾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相当长时间,却因后来生长在不同国度,而形成了他们截然不同的观念、习惯。

 

价值观念:任何一种花费,儿子总要在心中衡量一下,做这个事花这个钱是否值得。不花这个钱,又有什么不妥。相反,侄子几乎是不加思索,只要是想吃,想玩儿,一概举双手赞成。

 

为这事,本来说好了要泡温泉,侄子也挺高兴,结果因为儿子的一再坚持,三人都没泡成。为我节省了240元钱。儿子的理由,花80块钱就洗个热水澡,简直是太浪费了。绝对不能容忍。还抢白我一句说:“如果你有钱没处花,就让我带回去帮我爸还房贷,我爸太累了,给我爸减轻点负担!”

 

第二件事,侄子要给他妈妈和爸爸买点旅游纪念品,我听了心里很是感动,出门在外,能想到爸妈,真是个懂事有孝心的孩子。可儿子却相反。侄子问儿子:“你不给你爸买点儿东西吗?”儿子说:“不买,没必要,旅游纪念品是最骗人钱的了,拿回家一点用没有。再说我爸也不会要。”

 

第三件事,本来准备了很多小吃水果什么的,以防吃饭不及时孩子们饿得慌。可偏偏去看天池那天忘了从车里拿出来。我都感到饥肠辘辘了,两个小伙子一定更是如此。果然,侄子坚持不住了,在等其他团友回来的空,他径直跑到吃摊上买烤香肠、炸鸡串等小吃,还给我和弟弟各买了一串,我欣慰:孩子真是长大了,吃的时候会想着别人,给别人买东西毫不吝啬。吃罢,还没有饱意,又去另外一个摊上买了肉松面包和三明治。这一来二去,至少花了几十块钱。可儿子呢,除了哥哥给买的一根香肠外,就没再吃任何东西。给他买他都不要。还没有巴掌长的一根小香肠能填饱肚子吗?但他就是看不得让我再花钱。

 

其实两孩子兜里都有零花钱,三天来,看侄子花了不少,可儿子的钱几乎一分没动。有时想来,儿子是不是太过于节俭了,或者说是把钱看得太重,太不合这么大孩子的生活风范了。拿国人的衡量标准,甚至到了小气的地步。但看侄子,就像国内绝大多数独生子女一样,觉得父母的钱就是要为自己花的,没有一点多少的概念,只要需要,就应该花,则很少考虑父母挣来的钱来之不易。节省下来是否能给家里做点贡献。

 

有时我就爱思考这样的问题:是自己的孩子太愚笨了,还是国内的孩子太娇纵了。国内的孩子很自我。父母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就是为了能使子女掌握谋生的技能,最终能够独立生活。虽然成人的年龄是18岁,可是http://img2s.soufun.com/bbs/image/bbs/em019.gif18岁之后,大多还是在依赖父母。有句俗话说“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说的就是独立生活,不仰仗父母。

 

国外长大的中国孩子,眼看着父母凭着自己的体力在异邦打拼,大多父母的语言又不很灵光,他们需要付出多少血汗才换回全家人的生活所需。这样的孩子更加懂得体恤父母,生活节俭,独立自强,走入社会后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让父母享受到孩子们带给他们的晚年清福,而不是像现在在国内流行的说法啃老。

 

从这一点上说,带着孩子走出国门这一步算是对了。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吃了很多国人难以想象的苦,但看到孩子能继承中国传统美德,如此这般地长大成人,又会感到无比欣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哥哥病歪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