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娇媚依然
娇媚依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37
  • 关注人气:14,6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中外过端午的联想

(2009-05-28 14:02:29)
标签:

美食

粽子

龙舟

节日

法定假日

中国

杂谈

分类: 岁月留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是一位德国朋友发给我的留言。也许是因为以前从没怎么重视过这样一个节日,对它的理解也就只局限在粽子飘香,龙舟竞渡,纪念屈原的层面上。甚至还在为国家为何把端午节当成法定假日而深感困惑来着。

 

端午节,曾经离我们渐行渐远,而随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又离我们渐行渐近,丰富的端午文化中有太多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与习俗,也让我对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多了份深层思考。

 

最浅显的眼前的事就是这个粽子。我最爱吃粽子,可我从前却从不会包,都是妈妈二姨和哥哥包了给我吃现成的。大学期间,我又知道了原来端午不仅仅要吃粽子,还得吃咸鸭蛋。可如今却大不同了,市场上有的是粽子卖,甚至包装豪华精美,谁家里没有几盒,哪还用得着自己动手啊。估计现在也就是家里有老人的,才会张罗着买粽子叶,泡糯米。年轻人对包粽子不但不会,也根本不愿去为此劳神了。所以,我一直在想,过这个节日其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吃吃而已吗?难道不该在亲手包粽子的过程中去体会节日的气氛吗?就像三十初一一定要自己包饺子吃一样。如果连这个环节都省了,虽然也吃了,但恐怕少了许多端午的文化元素和节日乐趣的。

 

就这一点上,反倒是在国外,端午节日气氛异常浓厚,华人们仍能固守着这一传统,包包粽子,努力使身处异域的自己咂摸出一点中国传统节日的味道来。我也不例外,从来都是张嘴就吃的主儿,偏偏在国外学会了这个包的技术,其实哪是学的呀,跟谁去学啊,全是自己瞎鼓捣,照猫画虎,几次下来也居然能包得有模有样了。认识的其他中国人大多如此,自己动手,端午节那天,把自己的成果带到公司,和白人、黑人、印度人、中国人一起分享,大家吃着,讲着,笑着,度过一个愉快的中国传统节日。

 

赛龙舟恐怕是端午节的又一代表性活动。在我国可能南方水边地区还会有这样的庆祝活动,而北方尤其是些大城市,人们只能在回忆中或是电视里想想和看看了,孩子们更是无从看起。除了吃点粽子,恐怕就没什么好做的了。你说这是不是文化传统的慢慢淡化甚或丢失呢?

 

相反,记得在温哥华生活的日子里,每年都会在此时举行龙舟比赛,那热闹的场景和中国文化的形象展示,极大地丰富了金发碧眼们的娱乐生活。中国人甚至是亚裔人,长此以往地坚持着把自己祖先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子孙,并努力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发扬光大。端午节,这个极富中国民族特色的节日,在广大华人华侨的努力下,使它已经不仅仅是属于民族的了。华人们在一代代地继承并弘扬着,让它走向世界,融入全球化浪潮中。

 

回过头来看今天,不同于其他节日,端午节对于我们来说,似乎越来越虚幻起来,概念化起来。随便问些年轻人,他们对端午的理解恐怕就只有粽子而已了。韩国人为端午申遗的事件,更高调提醒着我们: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将怎样进行保护和弘扬!想到这里,对文章开始提到的自己的困惑忽然间明朗了许多,国家之所以在众多传统节日里,选中端午节做为法定假日,也许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