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父母课堂
(2008-11-18 06:18:14)
标签:
子女教育育儿课堂后脊梁骨怡然 |
分类: 岁月留痕 |
早已不是什么新父母了,但走进父母课堂还是第一次。
Nobody's Perfect Parenting,一个特别为父母亲开设的课程,我有幸听了一回。
早几周前,Sandra就告诉我和Jenny,有一个连续六周的亲子课程,还有两个空位,问我们是否愿意参加。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上课时有专人给看孩子,一则锻炼一下让其他人陪伴媚,为把媚托出去做准备,二则听课时交流一下育儿经验,向人家取取经,三则强化一下英语听说,何乐而不为。
第一节课就是回顾自己小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你的父母属于哪种类型?”,老师用了三个词来形容,很简单的词,但恐怕在坐的中国家长都没听说过也没能听懂。
语言的差异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中体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媚,就不会有机会来听这个课,也就不可能知道还有这样三个词来形容父母。这在字典中是永远查不到的。
努力记住了这三个词的读法,回家后问怡然是什么意思,怡然只说了一个:是砖墙。我猜想,那一定是形容父母对子女很严厉,不容孩子申辩,没商量的那种吧。
让我言中了。
这几天就琢磨着另外两个词的意思,Jellyfish,字典上只查到是海蛰、水母的意思,它的引申意思又是什么呢?今天终于查到了答案:这种父母知道不应该这样对子女,但又不知用什么方法对待孩子,结果就是放任自流。这样家出来的孩子最终就是不会尊重,没有责任心。
第三个词Backbone,就像人的后脊梁骨,既可让人直立又可让人弯曲,也就是家长给孩子充分民主,明确对孩子的预期,又给孩子自由空间。这样家出来的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又有责任感,而且还锻炼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家长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吧。
大道理谁都懂,但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拿捏好尺度很难的。不用听老师讲也能知道。但还是很高兴,“灌耳”的结果让自己收获了三个词,还是很实用的哟!不过没美多久,就被媚响亮不停的大哭叫出了课堂,相当不错了,第一次交给外人看,媚居然坚持了一个半小时。
“初战告捷!”
Nobody's Perfect Parenting,一个特别为父母亲开设的课程,我有幸听了一回。
早几周前,Sandra就告诉我和Jenny,有一个连续六周的亲子课程,还有两个空位,问我们是否愿意参加。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上课时有专人给看孩子,一则锻炼一下让其他人陪伴媚,为把媚托出去做准备,二则听课时交流一下育儿经验,向人家取取经,三则强化一下英语听说,何乐而不为。
第一节课就是回顾自己小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你的父母属于哪种类型?”,老师用了三个词来形容,很简单的词,但恐怕在坐的中国家长都没听说过也没能听懂。
语言的差异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中体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媚,就不会有机会来听这个课,也就不可能知道还有这样三个词来形容父母。这在字典中是永远查不到的。
努力记住了这三个词的读法,回家后问怡然是什么意思,怡然只说了一个:是砖墙。我猜想,那一定是形容父母对子女很严厉,不容孩子申辩,没商量的那种吧。
让我言中了。
这几天就琢磨着另外两个词的意思,Jellyfish,字典上只查到是海蛰、水母的意思,它的引申意思又是什么呢?今天终于查到了答案:这种父母知道不应该这样对子女,但又不知用什么方法对待孩子,结果就是放任自流。这样家出来的孩子最终就是不会尊重,没有责任心。
第三个词Backbone,就像人的后脊梁骨,既可让人直立又可让人弯曲,也就是家长给孩子充分民主,明确对孩子的预期,又给孩子自由空间。这样家出来的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又有责任感,而且还锻炼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家长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吧。
大道理谁都懂,但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拿捏好尺度很难的。不用听老师讲也能知道。但还是很高兴,“灌耳”的结果让自己收获了三个词,还是很实用的哟!不过没美多久,就被媚响亮不停的大哭叫出了课堂,相当不错了,第一次交给外人看,媚居然坚持了一个半小时。
“初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