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育儿的缺憾,中国哥和外国妹不能比

(2008-08-16 23:01:57)
标签:

育儿

家庭

儿子

姥爷

爸妈

中国

海外育儿

分类: 娇媚日记
儿子有时会问我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昨天他突然问我:“南斯拉夫用英语怎么说?”赶紧查字典,最后还是在我编的《星岛联网金页》上找到了答案。但儿子却好像并不满意我的回答,说从来没听过这个词。我又解释说是因为这个国家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名字可能已经改了。于是又去翻Mrs.Johnston曾发给儿子的世界地图,地图没找到,却发现了给儿子小时候记的成长日记。

不翻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记录的密密麻麻的文字让我想起了早已淡忘的儿子小时候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不自觉地对两个孩子的成长情况对比起来。

第一个感触就是儿子小时候好热闹,女儿现在好“寂寞”。儿子小时候围着他的人太多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邓姨一家、姥姥、姥爷、舅舅、舅妈、深深哥哥,爸妈同事、还有说不上名字的邻居、市场上的叔叔阿姨……每个人都以其无法替代的角色充当着儿子获取知识的信息源,难怪儿子爱出门,出了门看见人就爱笑,甭管认识不认识,不会说也噢啊噢啊地跟人打招呼。像女儿今天这么大时,儿子已经会了很多动作、表情,如摆手再见、谢谢、双手举高高,长了8颗牙……比妹妹懂太多的人情世故。妹妹呢,哪方面都落后于哥哥,就像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大农村,总赶不上城里人有见识,“加拿大人”真的比不上“中国人”聪明呢。

第二个感触就是给儿子的记录太详细了,一举手一投足都有细致入微的描述,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年代,看到了那个人见人爱的胖娃娃,第一次做妈妈的欣喜跃然纸上。应该说每个孩子都有其可爱之处,虽然说如今把对女儿的爱变成了网上博文,但却好像怎么也找不回昔日的温暖,漏掉了好多女儿的成长细节,唯一能作为安慰的就是留下了一些影像。

其实,妈妈写这些有用吗,女儿长大了会看吗?可能想看都看不懂,只是爸妈的一个心理安慰罢了,丰富一下人到黄昏时残缺的记忆而已。

不过,时过境迁,环境在变,人在变,JM不总是说妹妹比哥哥要幸福许多吗,还没出生就已经有房有车,刚两个月时汽车就换两辆了。不用爹妈洗尿布,可以敞开了吃“进口”奶粉而不用考虑钱(哥哥小时候吃的是袋牛奶,进口奶粉贵),出门还有属于自己的小推车、汽车安全座椅……

可说回来,妹妹至今都还没见过除了爸妈哥以外的一位亲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恐怕对于她来说就只是一个电话听筒而已。外国妹比中国哥生活上富有了,但却少了更多亲人给予的温暖,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国妹和中国哥不管怎样都没法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