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2012-01-17 09:56:11)
标签:

转载

分类: 藏地旅游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中国的219国道(新藏线),实际上她连内地的一条县级公路都比不上。除了刚出新疆叶城有八九十公里的柏油马路以外,到西藏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镇的1060公里路程全是颠簸不已的土路(沙石都很少)。能跑起来的地方,车后必定拖着绵延数公里的烟尘;没法跑起来的地方,路面上全是直径五十厘米以上的大坑。09年10月我带日本四国摩托车协会7辆摩托,从叶城方向来时,其中一辆就因为车速快,遇到大坑时来不及躲,摩托弹起飞出2、30米之远,搞的这位受伤选手半个小时才苏醒,想起此事现在还心有余悸。
 

2011年10月21日
 
      如果说前几天的路还算惬意的话,往后走就不怎么乐观了,由于狮泉河到新疆叶城正在道路基建,走到哪里都是尘土飞扬,难行无比。今天有460余公里的砂石土路。限时通行是从多玛开始的,每个月只有1号、11号、21号,方可从狮泉河方向往叶城去,如果耽误一天,就等于10天就得呆在这里,为赶时间,8:00就收拾东西开拔前往三十里营房,460余公里不知晚上几点能到。住处离检查站很近,车子刚一动就到了检查站跟前,天很黑,检查站旗杆上的五星红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检查站里有一位武警战士端坐桌后,依次查看着师傅的驾照和我们的边防证,隔窗其它战士正在被窝酣睡。本想拿出相机拍张照片,还没等举起相机,旁边廖师傅赶紧用胳膊通了我一下,这才意识到这里是禁区不能拍照,当时如果被发现,那我们还不知要费多少口水仗。办完手续,出发时,天空才刚刚出现了鱼肚白。
      从多玛出来,就是无尽的尘土路面,和我们一同出发的还有部队的几十辆卡车,部队卡车是有队形的,且保持一定间距,要想在土路上一辆辆超车,那是相当困难的,本来车队丢下无尽的尘土,超过前辆,再前辆的车根本看不到,这样超一辆等半天的状况持续了几个小时。随着太阳不断升高,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在我们停车休息时,陈师傅用他的望远镜看到三匹狼,由于太远,200MM长焦也够不着,接过望远镜一看,顿觉震惊不已,非洲大草原上肉食动物追逐猎物的一幕在这里上演,三匹狼沿扇形向五头羚羊包抄过去,受惊的羚羊沿着山坡没命的逃窜,三匹狼不紧不慢的在后跟着,吓儍的羚羊们转过山坳处,不知怎的又回过头来往回奔,这回野狼使出全力狂追不止,我不由自主地大叫:快跑!快跑!其他人赶忙跑过来急切地问追到没有,在紧要关头不知谁抢过望远镜,在我观察过的方向快速搜寻着,不一会儿,他也叫起来,快追到了!快追到了!三匹狼围追着一头羚羊,已将它扑倒了,完了完了,杀戮开始了!为赶路,不敢多停留,继续上路赶往目的地。
      在红土达坂附近,又见到好几群羚羊在吃草,每群至少有2、30头。真没想到在百十公里无人烟的地方,有如此多的野生动物。这可比前些年见到的野生动物多的多。大约两个小时二十分钟后,来到了红土达坂。此处比后面的界山大阪还要高出将近130米左右,虽然路边牌子上显示5230米,可我的手持GPS显示5376米,在前面的界山达坂(5248米)处测量时基本上和石碑上的高度一样,这说明手持GPS是准确的。那为什么在游客心中,一提起新藏线,人们首先想到的高标处只有“界山达坂”呢。我想过了此处就进入了新疆境内,这里是西藏和新疆交界处的原因吧!“达坂”源于蒙语的“山口”“山岭”。在蒙语和维语中有高高的山口和盘山公路之意。从这里往后走就听不到“垭口”之类的词语。只有“达坂”。
      过界山达坂不久,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阿克赛钦湖”。它位于新疆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缘部的和田县境内的阿尔金山上。维吾尔语意为,"中国的白石滩"。湖面海拔为4990米。阿克赛钦湖因海拔高,属高寒气候。年平均温度为-0.6℃,我们来到这里时,湖边的地方已经结冰。蓝天白云下,一片碧蓝的湖水镶嵌在苍茫的大地上。正如维语说的“白石滩”一样,湖周围苍白一片不见植物花草。这里离泉水沟也就一个小时的路程,地图上标明“泉水沟”,它还有一个让人听后毛骨悚然的名字“死人沟”。很多资料都说,这是一道峡谷,海拔5000米以上,是新藏公路上最容易让人反应的地方,再健壮的人,可以躲得过麻扎、躲得过康西瓦、躲得过甜水海,却无法躲过在死人沟高反的滋味,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生,似乎这里充满邪气,也是真正的名符其实。在你走新藏线之前一定会有很多有经验的人跟你提起这个地名。当地人传说50年年前,解放军进藏先遣部队从新疆进藏的连队曾在泉水沟全军覆没,于是这里就改名叫“死人沟”。如果听到的种种关于“死人沟”的说法都让你感到玄乎的话,驻新藏线武警部队8年救助遇险游客3200多人次的“实地报道”,足以让你不寒而栗,毛骨悚然。死人沟在地图上是找不到的,地图上叫泉水沟或者叫铁隆滩。可我来过的几回,从未看到过牌子上有写过这两个名字,不过在此处仅有的一处用餐的地方,老板告诉我这里就叫“死人沟”。这回来遇到的兰州饭庄的老板,是我几年前来时用餐的老板,当时也是10月中旬,这对夫妇告诉我他们是甘肃人,在这里开店已有几年,再过几天就要回家了,如果再耽误大雪封山后就回不去啦。那时很庆幸他们还没回去,让我们每人吃了顿热乎乎的热面。这回又遇到他们感到很亲切,问老板几时回家,他答道今年不回了,因为新藏线的修路队就驻扎在死人沟,经常有工人在这里用餐,今年就不回了。土房不大,能摆下三张桌子,说话间还不断有基建队的人员进进出出,多玛到三十里营房的4百余公里的地方也就这里能用午餐。
      到大红柳滩已经下午六点多种,五辆车三、四辆都快没油了,这里有一处加油站,今年才开的,过去一看连人都没有,绕了半天只能在私人那里,先加一点到三十里营房再想办法。“大红柳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能找到的又一个地点。位于 219G里程碑K487,海拔4200m“红柳”又叫“多枝柽(音:红)柳”,它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最为常见的植物之一。红柳根系发达,能从很深的地下吸取水分,且红柳枝条上易于生成不定根,而枝条不断向上生长,所以红柳不怕沙埋;红柳叶子退化得很细小,减少了体内的水分蒸发,所以更不怕干旱;而且枝叶能分泌盐分,所以对于盐碱也不怕。另外,带毛的种子象蒲公英一样借风飘落,天然下种,落到潮湿的地方就能很快发芽,发芽率达80%以上,很容易形成大片丛林。在从前的大红柳滩,据说从前这里的驻军,新疆的政府官员,为了解决当地人们的生活问题下令一把火烧光了曾经壮阔的丛林,改种青稞和其他谷物,可以想象到结果。我在这里极力寻找这种植物,除了极少的几处外,很难看到大片丛林。这个“大”字已经名不符实了。
     我不知道到三十里营房是如此艰难,天完全黑下来,路怎么也走不到目的地,我和冯师傅说,按路程早该到了,由于修路,我们不知在黑暗中饶了多少冤枉路。晚上快十一点才来到今天的住宿地---三十里营房。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刚从多玛出来就到了检查站,天虽然暗但头上的五星红旗却看得清清楚楚。八点开关谁也别想早早过去。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能遇到这样平坦的路面太少了,这还是今年修路才平整的呢,后面可没这样奢侈的好事。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一路苍茫奇美的新藏风光不断进入眼帘,让人感觉不到它的荒凉、缺氧、环境残酷。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要想超过几十辆的军车,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超过去用了个把小时。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军车一过尘土飞扬,过了这辆还要想到下辆怎么过。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这陷车、翻车、被困的事,路上见到很多,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我都会为出事者揪着心。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在路上我们也经常遇到状况,这不,车被担住了。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随我们前后脚来到死人沟的部队军车队,我们中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超过去,没想到在死人沟兰州饭庄又会合了。这儿是多玛至三十里营房400余公里中途用午餐的唯一地方。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这对甘肃夫妇在死人沟开餐馆已经有几年了,每年10月中旬离开返乡,晚了怕大雪封山回不去,更重要的是每年这时候也没有游客了。可今年他们决定留下来,因为今年有一群筑路队驻扎在死人沟。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我们的兵哥哥进了餐馆,不大的餐厅立刻摩肩擦踵,为消磨时间一些人三三两两玩起扑克。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十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