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条黑色的柏油路直通纳木错湖。
2011年10月12日
早上换了条裤子天很冷,由于日出是7:55,
7点钟外面还是明月高悬,为了下午晚饭前能从纳木错赶回市内,还是决定一大早出发,这几天都是大好天气,能见度很好。
青藏公路路况很好,特别是拉萨----当雄这180公里,大巴车也能跑90迈,但途中有几处限时检查点,刚出市区就遇上一处,要领卡,卡上已规定好时间,到下一个检查点不能提前,规定超一分钟罚款100元。
天气很好,7:45左右已能看到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山顶,山脉巍峨雪山相连十分壮观,途中有处观景台,能看到主峰,海拔7160米。
路比03年来时好多了,,8年前的搓板路,60十公里要走3个多小时,车后红尘滚滚的景象见不到了,一路黝黑的柏油路直通湖边。那时30元一个床位的湖边帐篷,现如今被一排排永久性建筑所代替,以前宁静的湖边被嘈杂的牵着牦牛吆喝着让游人拍照的当地人所取代。在湖边转了转想找好的角度拍几张到此一游,没想到走到哪里都有当地人牵着牦牛让你拍纪念照。搞得人不胜心烦。据地陪讲现在人少多了,如7、8月份来的话,湖边的路上到处是牦牛的粪便,让人无法下脚。记得07年8月从阿里大北线经过千难万险最后到达纳木错湖时已是凌晨3点。第二天为拍日出,依然6点起床爬上制高点,但令我失望的是远处的雪山已见不到几处白,湖水也不想03年来时那样蓝,那时心里留下阴影,湖附近已无雪山的印象。但这次又看到和03年一样的雪山和湖水,不过已没有03年初来时那种如梦如幻的神秘感了。
此处已变成真正的观光地,已不是少数人开四驱车才能来的地方了,由于油路的铺设,大巴车已能开到湖边,大量游人涌入搞得纷乱、嘈杂,如内地的各大景点一样。再也不见背着鲜艳汲水工具静静取水的老者,也见不到湖边梳妆的藏族少女窈窕的身影。静谧、安静已失,心中的香巴拉已灭,我想如果以后不是为了工作我不会再来。03年的美好印象会永远留在我心灵深处。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从拉萨沿青藏公路一路向北,左边雪山下就是2006年7月开通的天路---青藏铁路。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很好的路况,大巴车也能跑90迈。早晨的阳光暖暖的。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路途一直有念青唐古拉山脉相随,路牌上写着此地高度4640米,珠峰高度7162米。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青藏铁路在很短的间隔,就会有一趟列车驶过,密度很大。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公路边不断有藏房闪过,每处都能看到为冬季准备取暖的牦牛粪。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秋天的景色随处可见。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纳木错几年前也开始收门票了,每人120元。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路通向纳木错,和高速差不多。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 [转载]新藏线大纪行-----重走阿里(三)](//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以前仅有几顶帐篷的湖边,现如今远远就能看到成排的永久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