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疆纪行之三:喀纳斯 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绿宝石”

标签:
【原创】新疆纪行喀纳斯上帝遗落在人间“绿宝石”旅游 |
分类: 游记与照片 |
我已参加新浪瑞士旅行体验营活动,请博友给我投上宝贵一票,谢谢!http://hi.blog.sina.com.cn/Poll.php?project_id=3205&id=221
青源最新的关于瑞士的原创文章【卢塞恩:小城故事多】,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15e980100scsz.html,
请博友多加支持!
置顶语:刚刚获悉,我的原创散文【新疆纪行之三:喀纳斯
http://s11/middle/4b015e98t93316617e91a&690
喀纳斯,一块镶嵌在祖国金鸡尾梢的“绿宝石”。可以说我对她的向往由来已久,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能自拔。
应该说这次我新疆之旅的时间定位,其依据就是喀纳斯。我要等到喀纳斯的云杉和各种树木,都被秋风染成缤纷色彩后再去,去亲身感受这个被誉为“上帝的调色板”地方的神奇和美丽。
去喀纳斯的行程异常艰辛,这还是在新疆区府重修前往喀纳斯的旅游公路后的状况。从乌尔禾驱车继续前行,车到晚上我们也仅到达阿勒泰地区最南的县城---布尔津。
布尔津虽然名声在外,但它并不是阿勒泰地区的地级机关驻在地,它只是去往喀纳斯路经的一个小县城。地区首府为阿勒泰市。住下后,问宾馆服务员,她说:布尔津距离喀纳斯景区车行还要4个小时。
在布尔津宾馆住宿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继续驱车赶路。
车子首先经过边检站,办理边防手续。接着经过阿勒泰国营牧场,这个在内地很少出现的字眼,在这被到处张贴着,宣传着,“国营”两字还用很大的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亲眼见到了很多着哈萨克族民族服装的牧民,好像当地那天有个民族活动似的!
在临近中午饭时,我们到达喀纳斯的度假村性质的旅游小镇---贾登峪。稍事休息,吃过午饭,我们开始乘坐景区内的环保车进入喀纳斯景区。
景区异常大,除我们熟知的“三湾”外,还有很多高山、森林、湖泊。我们驱车行进,我坐在最后一排有个拉窗的位置,准备好摄影装备,随时准备抓拍!
凡是“预则立”,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景区在高山、森林掩映下,清清的喀纳斯河在欢快的奔流。随着道路的蜿蜒曲折,景区风光可谓步换景移。蓝色的河水、多彩的森林和白色的雪山,构成一幅幅如油画般的景致。我的摄影发烧的毛病再次被激发,仿佛不把美景扫全誓不罢休!一直拍到前往观鱼亭的停车场我才肯罢休停手。
但我的高兴还是有点早,回来整理照片时看到,虽对沿途美景做了全景式拍摄,无奈观看可以,欣赏不足。无论是从角度的选择,还是用光的调整,甚至构图的完美,都留下诸多遗憾,只能当一般片处理。
喀纳斯景区森林覆盖率非常高,举目望去处处都是树林,可能是因为纬度高,天冷快,我去时时值当地深秋,广袤的森林都已经变色,在深绿色底色下,黄色、红色、还有各种渐变的绿色,构成了一幅色彩的拼盘,将整个喀纳斯装扮的异常美丽。难怪有人把喀纳斯誉为上帝的调色板,看到眼前的一切,真是感到确实名不虚传!
其实喀纳斯景区原来是由蒙古族图瓦人世代生活和放牧的场所。受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对大自然的充分保护,才将这片原始森林保留下来,让我们这些后人得以今天目睹如此美景。
提到喀纳斯景区,就要提到它的很多唯一:这里是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是中国唯一和四国(指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的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注:在喀纳斯景区段被称为喀纳斯河)的发源地。喀纳斯湖区还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
喀纳斯的绿色是那样的广袤、那样的丰富、那样的多样,站在山顶俯瞰满谷的色彩,就仿佛被这多彩的颜色沁透一样,难怪有人称喀纳斯为上帝遗留在人间的“绿宝石”,钟爱之情,可谓贴切生动。
我们的第一站是海拔3000多米的喀纳斯制高点---观鱼亭,在坐了大巴,坐中巴后,到了观鱼亭山下平台,这时我们被告知还要攀登1000多级台阶,才能爬到观鱼亭,并俯瞰喀纳斯湖和景区著名的三道湾.
说实话,一听1000多级,我倒吸一口冷气。对于平时疏于锻炼的我,这好比登一座山。但我想已经到了山下,加上对喀纳斯湖和三道湾的憧憬,我可以说没有什么犹豫就开始抬腿登阶了!
正如一位伟人所说: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了没多长,回头四顾,已然发现周边的景致起了很大变化。往左看,近处一片黄绿间杂的森林,中间是一片绿色的高山草甸,远处则是一片白色的雪峰,真是色彩分明,风光无限!
往右看,海蓝色的喀纳斯湖,像一个巨大的宝瓶向外延伸,湖畔层林浸染,近处绿意满山,远处雪峰隐现,好一派湖光山色,好一派锦绣田园!
其实一进入9月份,喀纳斯湖景区便进入了黄金旅游时节。天高云淡,蓝天如洗,飞红溢绿,满目流金,深绿的山坡上透出一片片黄枝红叶相间、青山白雪相连的色块,湖畔的白桦、红松、冷杉等树木会以金黄、橙红、黛绿等交叉的色彩,烘托着山顶耀眼的雪色,投映在翡翠石般的喀纳斯湖上,光彩夺目,令人沉醉。
此时也是摄影的最佳时节,不少摄影发烧友“长枪短炮”的不畏辛劳的奔走、攀登,就是为了拍下喀纳斯这美丽的一瞬!
我为能赶上这美丽的一瞬感到欣慰,也为这一路的旖旎风光而陶醉!当我爬到600多级的观湖亭稍事休息时,回眸一望的瞬间再次令我惊艳!那蜿蜒曲折的喀纳斯河在流经阿尔泰山峡谷时形成的美丽的河湾,逶迤的伸向远方,我数了数有六道之多。赶紧问一个从身边经过的导游,她惊讶地对我说:就是六道湾,谁说三道湾了?唉!多亏自己今天亲历,否则会被这以讹传讹的说法害到几日!
山下散布着数十户图瓦人房屋,那用原木建造的木刻楞,从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还有圈里和草地上散落着的牛儿、羊儿,构成了一幅图画中的田园牧歌图,令人好不羡慕!好不憧憬!
如此美景,激励我不断地向上攀登。在一边赏景,一边观光之中,不知不觉我已登上原来视为不可登攀的观鱼亭。凭栏饱览湖区美景,顿时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凭高远眺,喀纳斯湖内的小快艇,像一个个移动的小点,若不是它拖出的长长的白色水线,有时都令人难以分辨到底是几艘在湖里行驶!
观鱼亭顾名思义就是观鱼的亭子,但这其中的鱼可不是普通的鱼,是特指喀纳斯湖湖怪。据说湖怪是喀纳斯湖中特有的一种深水红鲑鱼,它是一种冷水鱼,体形较大,食肉,平时很少出水,难得能看到,出现并被拍照也就2—3次。喀纳斯湖怪与英格兰尼斯湖怪齐名,享誉世界。
我知道我几乎没有可能看到它,但站在观鱼亭那一刻我还是渴望它的出现,了却我对湖怪的神秘感,也慰籍我疲惫攀登后的辛劳!但奇迹没有出现,我只是再次领略喀纳斯湖景区那如仙境般的美丽!
下得山来,时间已不早,我决定先去喀纳斯景区的月亮湾。因为爬观鱼亭,我的时间已耗费过半,剩余时间走遍三湾(指月亮湾、卧龙湾、神仙湾)几乎没有可能,我只能选择喀纳斯的标志景点--月亮湾成行。
美丽静谧的月亮湾藏秀于阿尔泰山的峡谷中,当你走在蜿蜒的景区公路上,当你在峡谷中看到一弯微带蓝绿的乳白色月牙形河湾,那就到了月亮湾了。
月亮湾是喀纳斯河的一部分,喀纳斯河在此拐了一个“S”形弯,成就了喀纳斯的标志---月亮湾。月亮湾不仅奇在它的完美S曲线,更奇在它湖水的因时因季的变化,它是镶在喀纳斯河的一颗明珠。湖内有嫦娥奔月时留下的一对光脚印,也有传说这个脚印是当年成吉思汗追击敌人时留下的。动人的传说给月亮湾平添了许多人文气息。
月亮湾确实会随着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变色,听景区导游说: 5月的湖水,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到了6月,湖水随周山的植物泛绿,呈浅绿或碧蓝色;7月以后为洪水期,上游白湖的白色湖水大量补给,由碧绿色变成微带蓝绿的乳白色;到了8月湖水受降雨的影响,呈现出墨绿色;进入9、10月,湖水的补给明显减少,周围的植物色彩斑斓,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夺目。
我试图走近它,顺着景区的阶梯我下到最底,用最近的角度去欣赏它。但发现虽然月亮湾依然很美,但因为缺少了距离,缺少了观景角度,此时的月亮湾变得零碎、俗艳。这不仅让我想起谈恋爱时那句“距离产生美”格言的正确。看样美景是需要一个合适的角度去欣赏的!
没有时间,我只能乘坐景区大巴从车上观看卧龙湾和神仙湾。虽是匆匆而过,但毕竟属于亲眼见过,少留遗憾!但即使仅仅看过的两眼,也已让我惊艳于两湾的美丽!
怀着不舍!怀着眷恋!我一步一回头的离别喀纳斯,我不知道什么时间再回来,但我敢肯定会再回来!喀纳斯仿佛一位素装的新娘,将她的天生丽质展示的一览无遗,我想没有人会对她无动于衷,会对她视若无睹!
车子已驶出景区,这时,志摩的诗句忽然在我耳畔响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青源已参加新浪瑞士旅行体验营活动,请博友给我投上宝贵一票,谢谢!http://hi.blog.sina.com.cn/Poll.php?project_id=3205&id=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