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会是下一个“富士康”?

(2010-05-25 13:29:09)
标签:

坠楼事件

富士康

员工

打工仔

人文关怀

杂谈

分类: 随感、评论

http://s6/middle/4b0100e0x876474acd615&690

郁闷的富士康员工在情绪发泄室宣泄

 

谁会是下一个“富士康”?

 

文/清水

 

    5月25日凌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一名员工坠楼死亡。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11个员工坠楼事件,共造成9死2重伤。
    据悉,富士康大多数普工的基本工资为900多元,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和周末都算加班时间,并分别按照基本工资的1.5倍和2倍支付加班费。一名来自湖北的男孩说,他3月份的工资总共1650元,这其中还有450元的特别补助(只有3月份才有),如此计算,3月份他的工资只有 1200元。不过,比较好的部门每月可以拿到1700-2200元左右,其中约一半是加班费。如此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人是被机器挟持的,进而变成了机器。人有七情六欲,一旦七情六欲被压抑,其心理、生理上都会有高度紧张,最后有冲突爆发。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科技集团接连发生员工坠楼事件,所涉及人员均为80后、90后年轻人,大多入职不久,面临工作、生活方面的较大压力,在适应社会、处理情感问题方面缺少经验。其实,在这个竞争几乎是人吃人的社会中,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微软、IBM等大企业为何没有出现员工意外死亡事件?其原因可能是工作在微软、IBM的员工都是高学历人群,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而富士康死亡的员工大多是低学历人,很多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如此低的学历,无疑是一个诱发事故的隐患。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华投资时,或许很多人会惊喜,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殊不知,这些企业大批入华是冲着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而来,这决不是我们的惊喜,而是悲哀。富士康这样的员工意外死亡,伤的不仅是死亡家属的心,还让数亿打工者寒心。因此,富士康再次出现员工死亡事件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话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自1988年在深圳建厂以来,员工人数从1996年的9000人,爆增到70多万人,作为全球代工之王,他们财富的创造者恰恰是这70万年轻人。这些年轻人迈入社会第一步,就遭遇排斥、歧视和压榨,他们没有说话权利,没有对话自由,所有问题融合一起,便加剧了他们的心理、生理等问题的出现,这种矛盾没办法解决克服的时候,脆弱的人就会选择自杀。
    央视调查透视富士康跳楼事件频发原因时指出:社会转型期的集体焦虑,企业残酷生存法则,社会文化配套的缺失,种种现实的矛盾在这家最典型代工企业里滋生集聚,直至引发了一场核聚变。
    其实,富士康科技集团接连发生员工坠楼事件并不是该企业的独有现象,像华为等企业同样面临上述问题,今天,我们在关注“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它高压力企业,这个典型案例出现后,我们更加忧虑:会不会有下一个“富士康”?但愿“富士康”的悲剧不再重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