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四天的比赛,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后两天跟我同组的朴喜映,她的推杆和救球能力都很出色。周日,她有一个洞进了沙坑,可救起来后,离果岭只有四五十码的距离,再切一杆就到了洞边。她救球的能力很强。而且,朴喜映的距离也很远,决赛轮2个五杆洞都抓到鸟,我就对她说‘对你来讲,真是没有Par5洞’!距离远,真的会差蛮多的。”陈冠蓓感慨道,年仅19岁的朴喜映在韩国本土凭借21万美元的总奖金位居韩国女子巡回赛(KLPGA)年度排名的第二名,同时她也是KLPGA2005年的最佳新人。
如今,师从橡树谷学院,征战美国未来女子巡回赛的陈冠蓓,表示自己很少会打四天的比赛,这次比赛也会感觉体能方面有些问题。“私下里,我与一些前辈选手也都在总结自己的弱点。这次跟吕晓娟就有探讨,她觉得自己的问题主要是体能,而我的问题就是体能和推杆。”陈冠蓓总结道,“橡树谷学院有专门的体能教室和体能教练,条件会比较便利,我回去后会有针对性的做些这方面的训练。”
自13岁开始学球的陈冠蓓,并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走上职业赛场。“因为父亲喜欢高尔夫,才带我去打球的,没想到会越打越好!”虽然在青少年时代一直拿冠军,但陈冠蓓还是没有考虑到未来会以打球为主。她与普通的孩子一样,以读书为核心,带着高考的压力死命地K书,直到升入大学。可就是2005年,升入大学后,没了高考压力的她豁然轻松。在朋友的介绍下,陈冠蓓利用暑假,到了于惠民主持的美国橡树谷学院练球,
“本来只是想练一个月的球吧”,但没想到一个月之后,她决定继续留在那里,暂时打职业赛。
“到了那边之后,我发现美国的环境真的是太好了,比台湾实在好了太多!比赛很多,优秀的选手也是一大批,所以我想留在美国下来继续打球。”陈冠蓓回忆着留下来的原因,“而且现在职业选手都越来越低龄化,很多18、19岁的女孩子打得都很好,当时我都20岁了,如果再不抓紧就没有希望了!”令冠蓓开心的是,在美国她的突破比较大,单轮最好成绩64杆也是在那里打比赛时打出来的。
“在橡树谷,我的总教练是汪志毅。他会根据我自己的特点分析、制定一些规划。橡树谷现在有个计划就是在几年之内将几个选手送入LPGA如果我今年能考上,那就会第一个。”陈冠蓓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她在今年年初转为职业选手后,去参加未来巡回赛。
本赛季参加14场比赛的她大约排到了第40名,其中在TEXAS ELPASO上,以75-68-68杆拿到第四名,是最好的成绩。
“上半赛季成绩会比较好,但下半赛季父亲看我之前成绩还不错,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一直说要打好要打好。而我对自己也要求完美,所以心里想得太多反而成绩下来了,这个跟我处女座也有关系,”陈冠蓓很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流露出了小女孩儿的羞涩。
“还是不要想太多吧!”目前在LPGA打比赛的台北选手林玉萍是冠蓓很尊重的前辈大姐,在有问题时会跟她请教。“玉萍姐刚去美国的时候,也在橡树谷呆过一阵子。我受她照顾也蛮多的,她的经验很丰富,我们经常会通电话交流经验。”
“一个人打比赛会比较孤单,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可以避免,母亲有空会去陪我。在比赛中遇到什么问题也会第一时间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给汪志毅教练,他会针对实际情况给我指导。”陈冠蓓继续说道,“结合实战情况,汪教练给我的指导会更切合实际。另一方面,我想汪教练在我心态的调整上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我总会想得比较多,他会想办法让我放轻松一些,面对各种情况时,不急不躁,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现在的职业赛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选手开球的距离会很远。这样就差别比较大,像四杆洞,第2杆她们拿6号铁,可我拿8号铁或者9号铁,差距会很大,抓鸟机会也会减少好多,”陈冠蓓现在的开球在240码左右,“再开远个几十码的距离会比较理想!想打出远距离的球还是需要多练体能。”
在比赛结束后,陈冠蓓第二天就从香港飞往美国加州,在橡树谷学院做短暂停留后,她会去佛罗里达,为LPGA第二阶段的资格赛做适应性训练。“早去十多天,以便调整时差、更好地熟悉场地。不打无准备的仗!”
(沫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