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卷首语)
(2024-03-26 09:36:30)分类: 散文随笔 |
截止目前,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实现了“干支相连、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目标,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2440.425公里,其中县道227.36公里、乡道925.026公里、村道1288.039公里。全市累计完成建设投资12.8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拓宽和破损路面修复854公里,刷黑公路352公里,改造农村危桥65座,建成安防设施836.31公里。我市余川和大法寺两镇荣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称号,花桥镇即将迎来省级示范乡镇创建验收,仙人坝环湖公路入选全国“最美农村路”二十强,并被表彰为黄冈市“十大最美乡村振兴路”。
“四好农村公路”征文主要内容以武穴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纪实、农村公路变迁、危桥(护栏)改造、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交通人风采、乡村振兴建设成果等方面为主,兼顾武穴交通强国建设成就(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港口发展等),写作体裁以散文随笔、诗歌、通讯报道、亲历纪实或舞台剧等为主,要求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较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本次主题征文先后历时三个多月,共收到本市作协会员和文学爱好者共30余名作者来稿40余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地域广泛,基本涵盖了我市“四好农村公路”的各个角落,涌现了一批精品力作和新人新作。许多征文作品经过网络媒体平台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路,是人生最易淡忘的记忆;但路上的经历,却又是人生最精彩的故事。”(翟中义(人生这一路))如果说,城市是一位俊朗的男人,乡村是一位美丽的女人,那么“四好农村路”就是连接他们之间的多情的纽带。“四好农村路”的横空出世,让交通公路之“美”不再只是景色美,而是更在于内涵美,通过展示人文底蕴和生态文明,让公路充满文化与灵性之美,从而让美丽公路拉动“美丽经济”,促进旅游转型升级,开启美丽公路2.0时代!
"四好农村路",是一条希望之路。各有特色、宜游宜业的农村公路,在广袤的乡村铺展延伸。农产品更好卖了,乡村游旺了,乡村路成了致富路,交通线成了风景线。“建设好、养护好、管理好、运营好”这"四好",其实就是和民生紧密相连的。民生,就是人民要更好地生存。"四好农村路",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最好注脚。一条条乌黑靓丽的乡村公路,宛如一条条巨龙蜿蜒在青山绿水间,连接着千家万户,串联起一座座美丽乡村风光,“四好农村路”日益成为现代港城人民满意的“希望路”。
“四好农村路”是一条幸福之路。关注每一条“四好农村路”,就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一条条道路,将全市织成一张巨大的路网,为群众出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在各个产业务工增收,切实鼓起了“钱袋子”,群众真正共享到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纵横其间的农村路蜿蜒延伸,描绘出武穴市农村经济因路而活、产业因路而兴、环境因路而美的锦绣画卷,“四好农村路”日益成为现代港城人民满意的
“四好农村路”是一条未来之路。“变化太大了,美丽武穴我的家,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创作采访中,作协会员和文学爱好者们不由得感叹道。沿着一条条四通八达的“畅、安、舒、绿、洁”的“四好农村路”,他们先后走访了花桥、余川、大法寺、四望等乡镇数十个美丽乡村,一路上切身感受到乡村道路的巨变给百姓带来的翻地覆的变化。建设农村公路,打通乡村交通的"最后一公里",的的确确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好农村路”是武穴经济飞速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小小缩影,更是新时代祖国交通建设日新月异的生动体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感谢最美公路人,感谢这些伟大的劳动者,正是他们挥洒的辛勤汗水,才铸就了不朽的公路魂,圆了武穴父老乡亲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