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缘心静自然凉——《花桥》3卷首语
(2024-03-24 10:47:24)分类: 散文随笔 |
——《花桥》3卷首语
古代一位诗人描写一位禅师在暑天参禅,他这样写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不是禅师无热恼,只缘心静自然凉。”“只缘心静自然凉”,这句话这是有科学根据的。现代医学证明,当心情烦躁时,人的脑波会处于过度兴奋或不稳定状态,促使心跳加快、血液加速、体温上升,从而导致人的耐高温能力减弱。因此,在同一气温下,心情平静的人自然要比心情烦躁的人感觉凉快。
手捧《花桥》夏正酣,清风拂面送凉爽。
“高铁小镇,大美花桥”已成为昔日“红色将军故里”的新标签,而畅顺和美的“四好农村路”则锦上添花,串起八万花桥百姓的幸福生活。讴歌和赞美,倾听与回声。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美哉,花桥!
“生活吻我以痛,我要报之以歌。”彭汉龙用椎心泣血的纪实文字,祭奠那段至暗的青春岁月。如此品味人生,读来令人唏嘘感叹,潸然泪下。“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试想,倘若将这一励志经历以小说的形式呈现给读者,那将会具有怎样震撼人心的力量呢?我们期待着。
《小说看台》推出三位作者新作《再见姑娘》《顶雷》和《贵人》,三篇小说各具特色,前者讲述的是“我”与“姐姐”的青春往事,后者则是对现实生活的反讽,读来让人五味杂陈。《贵人》让我想起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需要高人指点、贵人相助,自身努力、小人监督,老天帮忙、菩萨保佑。”这里蕴含着某种天机和禅机。作者最后一语道破:“我已经知道谁是贵人了。”
散文随笔栏目有感悟、有追忆、有怀想,均是至真性情的流露与书写。如果说,《黑皮书屋》《枇杷黄了》《我和旗袍的美丽邂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那么,《最是那一眸眷恋》《爸,我要告诉你》《父亲的菜园》《想念爷爷》则是对亲情和乡情的升华与祝福。
聚焦人物,思考历史。仰慕先辈,走向未来。从鄂东大儒瞿九思到革命先烈周维邦、兰文峰,从红十字医生陈伟到底层草根刘国兴、两船夫,这些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人物和命运,无不牵挂着我们的心,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观瞻、体验、遐想。
古韵新诗或吟或咏,或和或应,尽显修身风气、丹心志气、精忠节气、铮铮骨气、凛然正气。
合上《花桥》夜阑珊,万家灯火放眼量。
夏季是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大自然的生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看,鸟儿在枝头歌唱,蝴蝶在翩翩飞舞,鲜花在争相开放,海洋的暖湿气流给鄂东大地吹来凉爽的风,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丰富、多彩。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让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