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2-09-28 14:16:31)分类: 人物札记 |
——2022年《燕子楼》走进“大美妇幼”主题征文点评
“杏林春暖,医者仁心。”2022《燕子楼》走进“大美妇幼”主题征文,共收到30余名作者来稿48篇,经过编辑整理精选为41篇,共分为7个类别,主要包括特稿1篇、小说6篇、散文8篇、纪实14篇、舞台剧2篇、诗词歌赋8首、简讯2则。这次征文体现了作协成员参与的群体性、创作内容的丰富性和体裁形式的多样性,涌现了一批精品力作和新人新作,在妇幼医疗系统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许多会员作品经过《大江》《燕子楼》等报刊杂志,以及文联、广济文化公众号、朋友圈和各种网络微信平台得以迅速传播,成为武穴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许多作协会员的名字受到广泛关注。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通过征文采风活动,作协会员走进基层,了解社会,把握时代的脉膊,记录和讴歌当下火热的生活,体现了市作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文学创作、文学活动和发展队伍、服务社会等方面勇于担当作为,为繁荣发展武穴文化事业贡献文学的力量。《燕子楼》作为武穴市文化和旅游局主管、武穴市文化馆主办的黄冈市优秀期刊,多年来在辅导和推进武穴文学创作方面不遗余力,深受广大作协会员和文学爱好者的青睐,作为《燕子楼》本期责任编辑,深感荣幸。受作协主席范国清老师的委托,现就对这次征文小说和散文两个类别的文稿与作者进行交流分享,不到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先说说小说稿。《今天我满月啦》,作者张朝晖。这篇小说以一个婴儿的视角和口吻,讲述了“我”和妈妈在妇幼医院一个月的经历,带有童话小说的意味,给人以别具一格的新奇感,拉近了阅读者和文本描写内容的距离,读来生动、清新、自然。开头部分以妈妈的声音出现:“宝贝,笑一笑,看这里,看这里。”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的眼睛和注意力吸引了。结尾部分的儿歌非常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妙处。不足之处是,在模仿儿童口气和语言方面有些大人的套话,用词不够准确传神,例如“爷爷虽然是个农民,也一样拥护和响应党的号召,坚决只生一个娃儿”,再如“奶奶头一次来这里,就像是《红楼梦》里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等,如果换成童话的语言更贴切生动。另外,在“随着我一天天地长大……大人之间的秘密话题我当然不懂啦”这一段里,原来有太多的爸爸和妈妈私密动作语言描写,属于少儿不宜内容,在编辑文本的时候作了修改删除。
《岗上开花》,作者陈楫春。这篇小说讲述了二叔因偷生二胎丢了教师工作,和二婶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成人,儿子考上教师编制圆了二叔的老师梦,却因患上不孕不育症而无法圆二叔的孙子梦。二叔在煎熬之中取出十万块钱积蓄,要求儿子儿媳做试管婴儿,终于生了一对双胞胎,却不料孙子患了先天性自闭症,就是俗话说的“傻子”。到这里,小说通过渲染和铺垫,峰回路转,转入正题,把妇幼保健院推到读者面前。经过康复中心康复师的努力,二叔的孙子终于开口讲话,轻轻叫了一声“爷”。小说的结尾写道:“二叔站在山岗上,眼前满是盛开的映山红”——这就是小说题目《岗上开花》。不足之处是,小说的后半部分关于妇幼保健院的描写有些生硬,脱离了小说的语言韵味,例如“二叔是第一次来到这座新医院,还是一路问过来的。眼前的医疗大楼高大、雄伟,气势如虹,如龙迎祥瑞。走进大门,到处都是古朴雅致的楼台亭阁,气宇轩昂,一步一景,一处一画,诗情画意。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一座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景、冬有诗的花园式医院。”
《江城之恋》,作者李亮。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小姑吴苓带着怀孕的嫂子乐茵在妇幼保胎的故事。小说营造了浓郁的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通过细腻传神的文字描述,与新妇幼倡导的亲情关爱服务,进行了对比对应和对接。“开开心心怀孩子,平平安安生孩子,舒舒服服坐月子,健健康康一辈子”,这样无微不至的关照让大都市的乐茵充满感激之情,她由此深深恋上这座充满人情味的城市,产生了江城之恋。“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里有乐茵最爱的男友吴悠和他的家人,还有亲如一家的妇幼人。小说的结尾写道:“走进这座城市的第一天,便是乐茵和这座城市缘分的开始。”不足之处是,小说主人公乐茵的心理活动描写比较单薄,配角小姑吴苓似乎有喧宾夺主之嫌。
《摆渡人》,作者苏琳。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老套的三角恋的故事,但因为发生在医院妇产科产房,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小说主人公丽华是妇产科主任,她的丈夫老马的情人小袁要生孩子,还要求她为她接生。小说因为设置了特定的场合,从而聚焦了矛盾,显现了人性。“她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女人。这里是她横刀跃马的疆场,她的眼里,只有与死神搏斗的快感,与危险争夺的使命。这里,没有情敌,只有病人。只有无助的产妇,和奋力而出的新生命。”小说的结尾是以离婚收场,这对读者来说已经不重要,“她起身离去,留给他一个坚定的,渐渐消失的背影。”重要的是作为医者的人,在面对与死神搏斗的那一瞬间,凸显出来的人性的善良、专注和珍惜。不足之处是,月月作为主人公丽华的女儿,在丽华最为彷徨、犹豫、挣扎的时刻没有出现,给予她必要的精神支撑和鼓励,这是很遗憾的。
《这个冬天不太冷》,作者刘平。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三胞胎孕妇二丫,在妇幼医院遭遇丈夫不声不响消失,留下了二丫和一大把医药费单子的故事。从“二丫的世界下了雪”到“
《一片飘过妇幼天空的云》,作者蔡志龙。这是一篇带有寓言体的短小说。作者以一片云的视角,描述了新妇幼天空下的孕妇生产、抗击疫情、作家采风等几个场景。不足之处是,内容有些单薄,层次有些紊乱,语言不够生动。
再来说说散文稿。《娘,儿想告诉您》,作者胡铁民。这篇散文写得情真意切,令人感动。“想娘,就想起跪听娘讲儿生母苦的烦心事、危险事,生死之间患难事”。作者通过小时候遭娘罚跪家教的经历和娘的两段讲述,让读者透过字里行间感悟母亲生养之艰难。文章的后半部分,则以五句“娘,儿要告诉您”讲述了妇幼保健院新面貌、新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最后以“娘,我们现在过的是超级美满幸福的日子啊”结尾,恰到好处。不足之处是,文章的叙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混淆不清,前后没有统一。此外,语言有些粗糙,高大上的套话空话在文本中多次出现,例如“改革开放的红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风光旖旎的花园”“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娘”等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电》,作者彭小庆。这篇散文题目很新颖,一下子就能抓住人,让人产生联想,用一句行话叫作“小题大做”。作者因为“怕诈骗,怕广告推销……怕麻烦”抗拒陌生电话,跳过文章开头的悬念,原来陌生女人的来电与女儿的眼睛有关。这种自然的切换毫无生涩、做作之感,虽然是一件小事,“我不知道她是谁,不知道那一天我有没有在医院遇见她,但是她为了我女儿的眼睛,在这个冬天的早上给我这个陌生人打来了电话。我很感谢她。”不足之处是,作者在带女儿去妇幼医院看眼睛时,细节描述少了点,而且女儿的表现也被忽略了。
《她是那一束霞光》,作者戴益民。这篇散文之所以受到好评,主要是采访对象故事细节提供得好。从第一个“托举的姿势”到第二个“那一声啼哭”,再到第三个“守护早产妈妈”,这三个故事细节经过作者反复加工打磨修改,环环相扣,互相衬托,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跃然纸上。文章的结尾用一句“在人们心里,她就是最美最美的天使啊”,将人物定格,引起读者共鸣。不足之处是,文章的副标题是人物素描,感觉开头和结尾的抒情还是多了一点,平白质朴的细节和语言更有说服力。
《难忘的缺席》,作者戴建霞。这篇散文写的是警察的妻子分娩而丈夫执勤在外,被医院医护人员陪护的经历。妇幼保健院“不仅让我感受到家化式分娩,还给我这个准妈妈上了一堂生动的育儿课”,这是作者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最大的收获。这次“难忘的缺席”,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警察为疫情守护大家的安全,医生为健康守护家属的幸福,是我们共同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不足之处是,在妻子分娩过程中缺少警察丈夫的的关心和互动,导致“缺席”后的愧疚与安慰行为打了折扣。
《天使的翅膀》,作者张才军。这是一篇用第一人称口述整理形成的散文,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一些值得回忆的往事,三个部分“我把青春许儿科”“我与妇幼医院一起成长”“我的时间属于患者”,条理清楚,中规中矩。不足之处是,平铺直叙,缺少细节的感染力。
《蔡医生二三事》,作者周艳霞。这篇散文写的是蔡丽萍医生临床过程中的二三事,看起来很寻常,其实每一次都与死亡贴得很近。第一件事是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故事,第二件事是写做孕妇家属思想工作的故事。作者以平白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蔡医生以耐心和爱心冷静地面对困难,妙手回春,化险为夷,确保新生儿顺利降生。“她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温情,换来的是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希望。”不足之处是,文章题目是“蔡医生二三事”,但读着只看到讲述两件事,而且第二件事缺少细节支撑。
《我愿是你的眼》,作者方君。这篇散文讲述了妇幼保健院B超“名眼”胡志萍的励志故事。为了修炼成临床手术医生一双“眼”,她不知道付出多少精力,耗尽多少脑细胞,熬白了多少白发,先后获得专家和患者的信任与好评,
《独领风釆的花园》,作者程道炳。这是一篇记叙散文,外在的景物描写过多,语言极尽华丽,写景状物,唯独缺少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