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驻杨民望
(2020-03-19 18:23:11)春驻杨民望
出武穴城区往东,过官桥百米港桥头右转,沿着港坝直行,不到十分钟,便到了我驻点的扶贫村一一石佛寺镇杨民望村。
这条河港是武穴内湖水流的出口,向东一直延伸到太白湖,然后注入华阳水系。武穴前身为广济,自古便有“千湖之县”“鱼米之乡”的美誉。只是后来由于过度围湖造田,才让这一美称变得名不副实。对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想必对“挑坝“这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并不陌生,象“百米港””城塘湖“这样的水利工程,几乎都是靠人力挑挖出来的。记得小时候走过百米港有一处叫罗城坝,好长好长的一段黄泥路,碰上下雨天,脚上穿的套鞋陷进去半天拉不出来,每走一步都十分吃力。现在好了,全部都修成了水泥路,有点象武穴的黄广大堤。
杨民望属于湖畈地区,周边村庄也都带有“湖”字,如胡罗玉、胡南畈、万丈湖等等。全村260余户,扣除外流人员,常住人口不足千人。土地面积1100亩,其中耕地800亩,水面300亩。有5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垸,分别是程英、塘东、塘西、大垸。村里几乎清一色杨姓,据说是杨家将的后代,自古民风骠悍,习武成风,出了很多著名的拳师。每年端午节,全市百米港龙舟比赛,是杨民望人大显身手、扬眉吐气的狂欢节日。
初识杨民望,还要追溯到2015年底。那年12月中旬的一天,我作为单位对口扶贫村结对帮扶队员,和同事一行5人,被派驻到杨民望村走访调研。一路上,“杨民望”这三个字不停地在我脑海里闪现: 杨民望一一民之所望,这个颇有意味的名字背后,该有多少百姓期盼的愿望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走访调研,居然让我与杨民望村不离不弃,结下了整整五年的不解之缘!也许,这缘分今生今世还会继续下去。因为,我是个惜缘的人。
时光如匆匆流水。一转眼,就到了脱贫攻坚收官的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让我再次下沉基层一线,协助扶贫驻点村抗疫,这一住便是二十多天!
刚下来的时候,正值疫情管控升级,每个人都神色凝重,气氛显得很紧张。周边几个村庄都出现了不明肺炎疑似感染者,每天不断有坏消息传来。我吃不好睡不好,血压也上升了。恐惧,压抑,郁闷,心神不宁,无所适从。
村部里有我扶贫驻点的现成床铺,村书记杨志勇怕我孤独,每晚陪伴我值守。有一天,他对我说: “你夜里睡不安稳,大呼小叫的,恐怕是黑着了。特殊时期看医生不方便,我给你找个人收黑吧。”“收黑”是广济民间偏方,母亲在世的时候,只要孩子们受到惊吓,她总是找人收黑,灵验得很。志勇说到做到,他请的是村部对面开小卖部老冯的老伴。老冯个子矮矮的,年过六旬,他是这个村为数不多的杂姓,因为年轻时家里穷困,做了杨民望倒插门女婿,如今儿孙满堂,一家人和睦相处。他老伴名字叫杨仙容,志勇书记叫她仙容娘。仙容娘是个腿脚勤快的人,个子比老冯高,菜园种得好,长得慈眉善目。傍晚,我们如约而至。仙容娘先是洗手、熏香,然后让我坐下,轻声问我姓名,接下来就开始”收黑”……我听不清她口里念诵什么,只是闭上眼,感觉有某种神秘的气息从头顶掠过……
晚上,我终于安安稳稳睡着了。清晨,曙光初露,窗外树枝上传来吱吱喳喳的喜鹊叫声,远处还有此起彼伏的鸠鸣声。我一骨碌爬起床,推开窗户,做了一个深呼吸,感觉神清气爽。早春二月,田野外已是一片葱绿,油菜花吐蕊待放,桃树、桑葚树舒展着枝条,空气中似乎能吸嗅到春天的气息。是的,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每天走访包保党员户,跟踪反馈信息,协助值守督办……空闲的时候,去老冯的莱园摘菜,协助村妇联主任雪华下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黄昏,伫立村头,放眼眺望,但见落日余晖下,青青菜畦和油菜花间杂交错,加上池塘倒映下的村舍民居,构成一幅美仑美奂的田园图画。用手机随手一拍,发往微信朋友圈,立刻引来一片赞许和惊叹。是的,工作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与此同时,恐惧和不安也终于渐渐离我们而去。
由于宅居太久,头发胡子蓬松拉碴,看上去象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正好,村里有个在广东打工回家的理发师,由于疫情影响一时出不去。我在村人引荐下,前往他家理发。没想到,理发师是个小帅哥,他给村里好多人都义务理过发。听说我是驻村干部,一边帮我理发一边问些扶贫政策,得到答复后连连点头。他说,还是我们中国好,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大家都有盼头有润头有奔头!小帅哥手艺精湛,人又热情,理完发我一看,哈,从“沧桑”一下子又回到”青春“了!我要给他钱,他坚决不受,说: 疫情期间,就当是为家乡人做点公益事业吧!
“一定要守住杨民望这块净土,决不允许出现一例感染病毒!”志勇书记如是说。驻村工作队杨队长和几位村干,个个铆足了劲,一刻也不敢松懈。
村里上辈人说: 从前的杨民望村风光更美。围湖造田之前,杨民望村几乎就是一个小岛,四周全被湖水包围。那时,岛上的居民以打鱼为生,湖汊四通八达,与龙坪、武穴来往便利,“一网鱼虾一网粮”,过着惬意而富足的生活。直到现在,人们还念念不忘城塘湖、连城湖、观音湖。要知道,那时候它们可是连成一片的啊!
记得第一次来杨民望走访调研,在确定扶贫产业时,我们就提出了发展水产养殖的思路,只是由于受围湖造田后农户观念蜕变的影响,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水面扩展与二轮延包政策的冲突,导致此思路最后没有被釆纳,最后以不了了之。
陌上花开日,山河无恙时。经过二十余天的坚守,我们终于等来了武穴解封的时刻!3月12日,乡镇撤卡,道路畅通,人们走出久违的圈禁空间,享受户外的阳光,蓬勃的花香,清新的空气,感觉生命和春天是如此的美好……
春到乡村,万物复苏。阳光依旧灿烂,风吹过,扑鼻香。满田满畈的油菜花香,熏得人有些晕眩。往年的这个时候,油菜花海垄上行,不知道有多少外地人来武穴看花赏景。志勇书记说,趁你还没接到回城通知,我带你去村后的湖畔走走,这里保留了一些以前杨民望的某些印记,或许能帮你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我们沿着村道往村后走。漫步田野,一幅诗意的田园风光画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一垄垄盛开的油菜花衬托下,一大片湖泊和水塘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白色,还有泥土的黑褐色,它们直接裸露在阳光下,或如海滩或如明镜,令人心旌摇曳,浮想联翩。一簇簇白鹤,在水面游弋着,在滩头嬉戏着,突然“唿“的一声,扇动翅膀,冲出湖面,然后划出各种优美的弧线,成双成对地飞向天空……而池塘那边,养鸭人站在鸭棚附近,将食物抛向成群结队的鸭子,立刻引来“呷呷”声不绝于耳,它们用脚掌拼命划着水,短短的鸭翅扑打着水面,争先恐后地向对岸游去……
我们走近湖塘的主人,他的名字叫杨淦云,是个身材高大的中年汉子。也许是常年风吹日晒,他的皮肤粗糙而黝黑。可以看得出,劳动的喜悦,生活的知足感,洋溢在眼前这张朴实憨厚的脸上。他说,现在终于可以开网捕捞了!你们明天过来,保证可以一饱口福,改善一下伙食。志勇问:
都有什么好吃的?他说: 有毛泥(泥鳅),螺蛳(湖螺),叉条(一种小鱼),这些都不要钱,多的是,随你驮!
想想这些纯天然的美味,我的涎水都要流出来了!可是,目前最要紧的是拍风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么美的无边的春光水色,我可不敢独享,我要与朋友们分享。我追逐着白鹤和鸭子们,不停地抢拍抓拍,兴奋,愉悦,颠狂,有一种跌跌撞撞、放浪形骸的感觉……
因为网捞抽水的缘故,湖岸边有的地方露出一大片泥土,松软,柔和,很想脱了鞋子,赤足在上面行走。岸边的桑葚树才刚刚发芽,而桃树已经开花了,红色和粉色相间,花中又有星星点点的绿叶,令人赏心悦目。
我对志勇说: 过些时候,我邀请文友们来这里划船,摘桑葚吃。
他说: 如此甚好。
……
哦,春天的杨民望,为了与你我的今日相见,不知你如此静默绽放,等待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