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递的绣楼

(2014-12-19 09:37:49)
标签:

佛学

分类: 山水游记
西递绣楼

 

当我们抵达西递时,已是晚上10点多,正好可以体验野营帐篷的感觉。伴着风声、水声入眠,一觉醒来天已蒙蒙亮。河边雾气弥漫,草地露水沾襟,远处的水车、村庄、田野在曙色中约隐约现,此情此景宛如画中。

 

西递位于安徽黟县地界,被誉为“世界最美村庄”和“桃花源里人家”。因村边有水西流,古有递送邮件驿站,故而得名“西递”。进入村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残荷,荷塘边耸立的是一座高大威严的牌坊。这里是胡姓人家聚居之地,牌坊是其尊严和富足的象征,既有厚重的历史感,更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是西递祖先的人生哲学,也是徽商的经营之道。白墙黑瓦庭院深深;雕梁画栋,帘幕重重。虽然星移斗转,人去楼空,但这些悬挂在厅堂之上的楹联,依然令人有醐醍灌顶之感。走在青石板路面上,用手触抚古老的墙壁,与其说是在看一座座老宅院,还不如说是在聆听宅院身后的故事。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读书创业营商守成,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西递是徽商的发源地,一句“知难不难”道出历经多少艰辛之后的顿悟!在这条通往徽州古道的青石板路,曾经铭记过多少跋涉者的脚步那些沧桑的屏墙建筑,记载着多少刻骨铭心的传奇?一部徽商发迹史,就是一部徽商文化史。徽商身兼商、儒、仕,很多商人本身就是理学鸿儒、诗人、画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戏曲家和收藏家。经商致富以后,更加热衷于文化建设,在家乡修造精美住宅,建祠立坊,修桥办学,刻书、藏书,建戏班办文会,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后门走出村口后,我们又情不自禁再次从正门进入,因为好戏开场了——观景楼抛绣球。古时候,绣楼是有钱人家小姐抛绣球的地方,如果有男子接到绣球,就必须成为人家的上门女婿。这样的民俗传说,被演绎成浪漫的爱情剧本:待字闺中的妙龄少女,半掩窗,含羞打望楼下人来人往;进京赶考的寒门书生打马路过,一不留神恰好被绣球砸中……一阵锣鼓声响,身穿长袍的“管家”登台亮相,向各位父老乡亲打躬作揖;随后“丫鬟”“小姐”出现在绣楼上,果然婉约清秀,美丽非凡,引得众游客趋之若鹜。“小姐”连用三个逼真的抛绣球假动作,急坏了楼下想做“女婿”的众人,引来一片笑声。当绣球从空中落下,无数双手高举空中争抢,幸运的是,绣球最后落到我的眼镜同学手上。喜气洋洋的眼镜同学被“管家”带到后房,不一会便一身红袍出现在绣楼上,开始和“小姐”拜堂成亲。明知假戏真做,但在戏台上过把新郎瘾,也算是人生一桩趣事吧。一个绣球,一张合影照,一场短暂的婚礼,眼镜同学西递之行收获颇丰。


倘若你意犹未尽的话,便可欣赏和回味一下绣
门楣上的题字:“作退一步想”这是主人待人处事的座右铭,语意双关,耐人寻味。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无论戏里戏外,惟让三分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果真如此,那便进也风流,退也潇洒”的境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江湾的龙山
后一篇:逐浪千岛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