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火>之我见 |
我很喜欢苏菲·玛索,记得第一次看苏菲·玛索的作品《芳芳》,第一眼就喜欢这张美丽的脸庞,由此让我喜欢上了这个演员。但是今天我想谈的是心火(Firelight)这部片子。
影片开场就是在一片火光之下,束身长裙古典扮相的苏菲·玛索出场,预告了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显然暖色调之下给我们的感觉还是不够强烈。唯有的仅仅知道在进行一场交易而已,但是瞬间叮叮咚咚的钢琴声起,将我们带入一个阴冷潮湿的冬城海滨,一头雾水般的切换,还不知道故事到底该如何发展?
暖冷两种色调在灯起灯灭中演绎着片头所说的交易,也演绎着现实中残酷的生活,同时也让我们对男女主人公有了大致的了解,男主角绝对不是一个高调决断的男人,相反女主角率直表露无疑(当然女主角的忧郁刻画得也很深刻,但是相对男主角的确率直多了),这使我想起苏菲·玛索的《芳芳》。暖色调里面的轻轻点滴的钢琴声,唯美的性爱场面,让我们体会着性爱的优雅和可爱。作为一次非道德的交易,人们不太会把它跟爱情联系在一块,但是在这里这场非道德的交易确实由性爱向情爱发生了变化,这是这部影片埋下的第一条线。
接着影片以蒙太奇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女人母性的源泉,舒缓的音乐节奏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工整而柔美的手工画暗含着母爱的真挚和柔情。这是整部影片埋下的第二条线。
顺着这两条主线,故事很顺利的过渡到冲突点上,剧情的发展我就不多做展开了,很合情合理,整个过程希望我们都能够静静的欣赏过,有华丽的舞会,广袤的农场,成群的绵羊以及浪漫的美国式求婚。最喜欢的母女冲突的几幕,这种对手戏在完成一对母女从对抗到沟通的过程时,无不体现着母爱的坚韧和执着,母爱而并非溺爱。不知道苏菲·玛索有没有用配音,反正我觉得从我听到的那几句英语,让我这个英语非常糟糕的人听起来也甚是喜欢英语这个东西,以前常觉得英语是没有感情的语言,只是一种简单的直陈而已,但是这部影片才真正让我有点喜欢起英语来。
故事另一条主线,情爱也发展的很好,特别是男主角父亲的到来,向我们直陈男主角的责任感、古板以及懦弱的性格,由这个角色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古板和懦弱,我想大抵男性大多都有其古板和懦弱的一面吧,不过说不出来这是为什么?
影片冰水救女这一幕将故事推向了高潮,让我的心一直揪着,悬在空中,还好整个过程不长,要不然我怕我会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闹寒心病的。
结局已显得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有两个场景,一个是母女的相认,远胜过《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真实意境;另一个则是揭示整个故事之所以能够如此发展下去的原因:“我一直都想要你,要女儿,全心全意,尽情尽意,一直等待了漫长的七年。我这种信念摧枯拉朽,挡者披靡,包括你的妻子,你的家园,你的内心世界,我想不到信念会有这么大的力量。”
显然一个女人让她内心的心火整整燃烧了七年,信念从未改变,而且她自己都不知道这种信念是否真的存在,是否会有结局。这使我想到曾经遇到的一个问题,树的意志坚强还是人的意志坚强?我深信如果七年后还没有发生这件事情的话,女主角的心火将一直这么燃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