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春蕾计划女童县妇联李亚男静宁县教育 |
分类: 新闻 |
(《未来导报》2009.08.07)
“春蕾”在蓝天下绽放
——静宁县开展“春蕾计划”综述
在组织“春蕾计划”20年征文时,有这样一份稿件,文笔并不华美,但透露出来的真诚朴实的情感却令人感动——
一位“春蕾”女孩的心声
“……
我和姐姐是家里的骄傲,我们家的节日,不是端午,不是中秋,也不是春节,而是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那时,父母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当我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时,学费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母亲一直体弱多病,生活重担全部压到了父亲肩上,父亲比以前更显老了,我很自然想到了辍学。而姐姐为了能让我读书,成绩优异的她不得不外出打工。离开学校的那天,姐姐哭了,我心里十分难过。
……
上高中的日子,我每天都努力学习,为了给并不富裕的家中减少一点开支,我的午餐大多是家里带来的干粮……因为贫穷,自卑的阴影永远笼罩着我,是“春蕾计划”给了我前行的动力。“春蕾计划”不但在物质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我开始从自卑中走出来,真切地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与温暖,对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关心我的人们。将来,我也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那些和我一样因贫困而无法实现梦想的孩子,帮助处于困难中的人们。
……”
上文的作者是静宁二中高二(5)班的李亚男,这位品学兼优的女孩正是有了“春蕾计划”的资助,才得以继续学业。在静宁县,像李亚男一样,得到“春蕾计划”资助的达500人次。
在爱的阳光下
“春蕾计划”是1989年在全国妇联领导下,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项目。多年来,“春蕾计划”已经成为我国民间公益组织促进女童教育发展的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范例。1995年,“春蕾计划”开始在静宁县启动。据县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共争取到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省市妇联“关爱贫困女童”资助活动等项目资金51.3万元,建起了两个春蕾班,帮助112名小学生、200名高中生完成了学业。
1997年,香港扶轮社捐助资金1.8万元,在静宁县灵芝乡俊丰小学建起“春蕾班”1个,资助学生30名;在静宁县界石铺镇高庄小学建起“春蕾班”1个,资助学生10名;2004年,省妇联“关爱女童、奉献真情,资助万名贫困失学女童”和“阳光春蕾计划”助学活动下拨资金1万元,资助全县原安、威戎、七里等乡镇和阿阳实验学校31名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上海华冶钢铁公司5名员工分别结对资助阿阳实验学校7名女童;当年,市政法委、政协办等20个市直单位筹集结对帮扶资金7700元,分别资助了原安、灵芝等7乡镇的41名小学生。特别是2007、2008两年,静宁县争取到中国石化春蕾女童助学项目资金48万元,为静宁一中、威戎中学等7所学校共200名优秀春蕾高中生提供两年的资助。
爱,在延续……
随着“春蕾计划”助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在静宁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掀起了捐资助学的新高潮。从领导干部到普通老百姓,从机关单位到工厂企业,社会各阶层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加入到了爱心助学的队伍中来。全县共有124个单位和部门、2000多人(次)参与了这一活动,募集社会各界捐款5万元,收到社会各界捐助的衣服、学习用品等价值16000余元,建起2个春蕾班,以多种形式资助中小学生213名。
1996年,县妇联组织县直54个妇委会捐款1万元,在界石铺镇二夫小学建起“春蕾班”1个,资助30名女童完成了小学学业; 2004年和2005年,县妇联发起“关爱女童,奉献真情”活动,全县先后有70多个部门和单位、1000多人次参与了活动,社会各界捐款达4万余元,资助甘沟中学、城关小学等12所中小学的163名学生完成了学业,在四河乡中心小学建成了1个春蕾女童班,资助学生20名。
通过开展活动,静宁县有力地维护了贫困女童的受教育权利,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女童在得到资助后,激发了她们自尊、自强和自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她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个人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日前,静宁县妇联又一次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请“关爱困难女童,关注民族未来,资助贫困学生,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用你的真诚和善举去温暖一颗颗需要资助的心灵,使她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幸福绽放!”我们也坚信:有了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静宁这个因“五苦精神”创造“教育奇迹”的国扶贫困县的“春蕾”们将会绽放成一朵朵艳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