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杨凤兰

一个人,走了许多年,除去她的亲人儿女,还记着她外,若有朋友,也未忘记她在时的……值。
像这样的辞世远行者,我认为,不枉世间走一遭,毕竟她是把心力,年华,无私地贡献给了社会大众,创造、送来了快乐,娱慰过人生与人心。所以,我在打捞人际交往史的残骸与遗迹,追思忆述秦腔名角杨凤兰。
-——题记
写于十七年前:
朋友杨凤兰(1943——1999)是供职于陕西戏曲研究院的著名秦腔艺术表演家,国家一级演员。她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了许多形象光耀的女子;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优美唱腔。我认识她时,由她主演的电视戏曲《王宝钏》的后期制做已近尾声。
我是不敢为杨凤兰写戏评的,尽管她说,放开写,不足不夠之处,多写些。因为已有那么多的名人专家,如贾平凹、赵发元、阎纲、何西来、李沙铃,写有美文,似乎不宜置喙。
前几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室李增宏来访,约我为他社一册新书的出版,写审读意见时,顺便告诉,他和他的朋友,为宏扬振兴秦腔艺术,选编以往见于报刊评价“敏腔传人”杨凤兰的表演艺术文章,打算出一本书。你有文章,拿来、收入。谢谢了,我无有戏评。有闲空时,可写写与她的交往及对其人品的敬仰也就是了。
顺便交待一下,“敏腔传人”的“敏”是指杨的授业老师,陕西戏曲研究院二团副团长、秦腔大腕、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李正敏先生。

记得初识扬凤兰,在1995年的早春时分。
2月24日那天上午,刚上班,本院南楼《人文杂志》社编辑部的王慎行兄,禁受着肺区的疼痛,到北五楼找我,一见面,就说,有救了、有救了,郭林的嫡传弟子,西安就有……
郭林(1909——1984),何许人也,气功家。容做插介:郭林创立了新气功,用于防病治癌。患者可借助于体内自生功力抗癌,延续有限的生命。郭林新气功的推广普及,使一些患者成为当代抗癌明星。如,我的在京朋友、红楼梦“大观园”研究专家,顾平旦先生,便是内中佼佼者。
我听后,忙问,谁?慎行兄告诉,杨凤兰。己经打听清楚了,杨是戏曲研究院的,家住“市话”。这是早上在护城河公园练功时,一位功友讲的。我说,好啊,慎行兄说,今晚去拜访。我说,能成。
说去、就去,当晚,慎行兄与妻子陆平,还有我,去了西安市话剧院家属院。上楼、敲门,门开后,自报家门,社科院的,拜访王宝钏,学习郭林新气功。主人——杨凤兰,知悉来意后,迎入、落座。慎行兄与陆平,陈述病情与渴望。我则帮言,救人救命、功德无垠。凤兰,听后,当即取岀《郭林新气功》录像带,边放边讲解功法要点。放完录相,便又示范动作,一教一,凤兰在前、在侧,慎行在后、在旁,教与学……其间,凤兰,不时的纠正、指点,凤兰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形体转换,优哉、美耶,她哪体态、身段,那份投入、那番功力,依我看来,不异于录相带中的表演者具本艺的,凤兰毕竟是专业演员嘛。
那晚,学功与交谈,风兰给我们看了她与郭林老师的合影照片时,说到了郭老师对她的教诲与期望,在陕传功救生。凤兰是不负师言,但凡有向她学功的,无不热情接待、耐心传授,而且分文不收。她把这视为对老师与社会的回报。
一来二往,接触交流,加之我的老同学刘亚萍姐,也在戏曲研究院供职,她是同学的同事,那我与杨凤兰自然也是朋了。
熟悉与走近杨凤兰,知晓了她患甲状腺癌失声多年,又横遭车祸几乎殁命。但她为了重返舞台,在病中一心练声,用手术后的一侧声带演唱,婉转优美之音,飘逸在剧场空中,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与掌声。

我常想,她本可以生活得畗裕一些,实则不然。有些困窘、有些制肘。仅从几件旧家具,不曾退役,便可以看出家财的欠足。就说家中那件唯一现代化的电器空调吧,也还是祟敬“敏腔传人”的几位戏迷朋友出资购赠的。西安夏日酷热,供她度暑用。她因患癌,投奔郭林门下学功,病情得以缓解,延长艺术生命,活动出现在舞台上。她本可以办班授功,自会有一笔菲薄的收入的。百姓向来是有病乱投医,越是偏方密法越索付,更何况又是“谈虎色变”之疾呢?她只要扯旗招兵,财源定会滚滚而来。她不干,守志。恪尽职守、恪守心志,为弘扬大秦之腔,献力投入。她把对自已社会人生角色的定位,依然是戏曲舞台。守志,对她而言,就是坚守贫困。不从秦腔阵地上撤退,也一再尽管秦腔演出市场,不那么景气,一场戏,台下观众寥若晨星。说到困窘与制肘,还在于她的月薪收入之少。前些年,她告诉我,工资218元。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听力,当她拿出一份反映她生活状况的“内参”,上面有某位省领导同志的“旁批”给我看时,方知所言不虚。
现今、时下,这实实在在的社会,是实实在在的变了。杨凤兰是被排除在有钱有名的演艺圈外的艺术家,归入有名无钱的第二档次。论贡献,可谓不小。从艺40年,在秦腔戏曲舞台上扮演了近50位有鲜活社会生命力的典型艺术形象。如在《铡美案》中饰秦香莲、《五典坡》中饰王宝钏、《白玉钿》中饰尚飞琼、《河湾洗衣》中饰田赛花、《二度梅》中饰陈杏元、《白兔记》中饰李三娘、《窦娥冤》中饰蔡婆婆;在影视剧中,也偶而客串。如《女皇陵下的婆姨们》《庄稼汉》;论收入,喟叹太少。你能说,凤兰的表演艺术,没有走入市场,《王宝钏》获奖意味着什么,该剧在中央电视台及其它省市电视台播出,又意味着什么,只能说,眼下的市场机制的培育尚欠成熟,尚缺乏社会对个人创造价值的货币化的量化定价与建立付赏机制的健全。但尚不缺少艺人以诚挚的付出与毕其一生的五体、五内投入,换来了名声,所缺的正是将名声转化为钞票,借助于孔方兄青睐,使一些杰出的老艺术家们及各界智识精英分子解困。这一天,会到来的。

杨凤兰是常人,自然也不能免俗。如她对“名”的看重与介意,在1995年第十六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评比话动中,《王宝钏》获戏曲电观连续剧三等奖,奖项低了些。我说,《秋瑾》一等、《家》二等、你,三等,可以了。一、二等,主旋律,革命题材与现当代题材。评委是讲,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王宝钏呢,宣扬从一而终。守婚。有小朋友,你猜她对我是怎么评价王宝钏的,老师,这都啥年代了,守啥呢,18年?18年,我五嫁、七八嫁,都嫁出去了。凤兰听后,笑了。传统(戏)要给革命现代(戏)让步,明白了。
杨凤兰对人热心、关心,时不时的秋林公司购物时,让女儿捎话:注意身体健康,不要熬夜。去年冬天,我在与她有一路之隔的解放军451医院接受胆囊摘掉术。术后,她埋怨,不告诉……
其实,除去害病外,凡事都可以告诉朋友。我最怕别人到医院病房探视,而希冀对方在我的著作出版后来访,我会送上一册,有朋友与我分享收获的快乐,心意畅。
我做梦了,我告诉杨凤兰了。
那月那天中午,我游走到了西安火车站。咦,车站广场,空荡无人?看公告,火车站搬到城南吴家坟去了。再看候车厅已改做他用,挂上新牌匾,中国梨园学会会长李尤白题署:杨凤兰研究中心。转身,往回走,解放路上的行人,一满又跟是赶集、逛皇会似的,满世界的人,一堆、一窝、一伙儿的,人人手拿《王宝钏》录相带,边走边谈,或围拢发布演说,切磋评价凤兰的戏艺人品……
走至钟鼓楼下,看到升空的气球下坠着条幅,上写:热烈庆祝《王宝钏》演出艺术节盛大开幕。从各县到来的戏迷们,撘班子、圈场子,打板、敲边鼓,板胡
女唱“探窑”:老娘不必泪纷纷,听儿与你说原因。儿的父在朝官一品,所生我姐妹共三人。我大姐二姐能孝顺,与苏龙魏虎结了亲。但丢下你儿宝钏女,绣球儿单打贫穷人……
男唱《別窑》:窑门外、拴战马,肝肠疼烂。妻望夫、夫望妻,擦泪不干。三姑娘你本是千金女眷,跟随我薛平贵受尽磨难。谁料想曲江池妖马出现,西凉兵无故的侵我边关……
杨凤兰听后,哈哈笑。说:坏了、坏了,梦和生活是反的。
同样,我还梦到了——也还告诉她了。
杨凤兰率团赴台湾陕西村演出《王宝钏》。与我挚交的,从高雄师大退休的陕籍教授,做了她的演出经纪人。那天,晚场演出,由歌星邓丽君、周华健、张雨生、张惠妹主持。抗战时在西安躲过日机轰炸的国民党大官连战携子连介文,还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儿女,观看演出。天啊,演出结束后,掌声雷鸣、镁光灯齐闪,花束从四面抛来,那谢幕的场面远比王宝钏抛出彩球招亲,要热闹得多。凤兰让秦腔戏在台湾风光了、红火了……
凤兰听后,依归哈哈笑。说:坏了、坏了……
自此,不敢再见杨凤兰。
旧稿 1997年秋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