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中没有米面了

(2013-06-22 15:45:50)
标签:

一得之见

杂谈

分类: 西安记忆


                   家中没有米面了


        家中没有米面了


      家中没有米面了,去超市购买。超市离我家不远,五六百米吧,论说起路程远近来,如乘公交汔车,也就是一站路而已。不远,十分钟,走到,不用乘车的。

      傍晚,去超市购买米面。买大米10公斤一袋,68元。东北“五丰”大米。面粉5公斤一袋,13.90元。河南“双鱼”小麦粉。付款,一手拎着米袋,一手拎着面袋,出店、过街路,往回走……

     两手拎着的重量不等,米袋沉重,感到吃力。走一走,停住脚,稍做歇息后,走,一股作气往前行。米袋沉重,身体往一边倾斜,倒手,换着拎。不行,哦,换个拿法吧。一手拎着面袋,而把米袋挟持在腋窝下,手呢,抓住皮带,用前臂托架起10公斤的重物,往回走。换个拿法后,顿感轻松了,手也不再是那么勒痛了,脚下的路程,在一步一步地缩短,双足前迈,不再是那么几乎步履维艰而有些歪歪斜斜的了。走,过街路、进院门,走至楼下,开楼门、上楼、上四层楼,换手拎着面袋,米袋呢,肩扛、手扶,上、上,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到、停,开房门……

      15公斤米面,从五六百米以外的超市,全靠人力拎、挟、扛,现今,它在墙角处靠门休息了。


      面对米面入家来,不禁思悟出点一得之见来,人做事,尤其是体力劳动,在排除工具外,还要选对方法与方式,也可称为工艺程序吧。就拿去超市购米面来说,没有车辆和其它运输工具,全靠用双手往家中拿放,一扛、二挟、三拎,首选,应该是肩扛,而不是手拎与挟在腋下行。今日,犯糊涂了,不知怎样拿着省力了。以此为鉴,再去超市购米面时,扛着往回走。

     想想,15公斤米面,从五六百米以外的超市,拿回到四楼家中,觉到不是很累,这说明在下的体能还可以呀,还是可以出远门的,北上黑龙江,南去拉萨与美丽的瑞丽的姐告与弄岛……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年人,要是不能吃饭了,食量大减,再加上,走不了路了,脚腿无力、挪移困难,那么,便更不能远游了。所以,趁着还能吃能动,有些体力,抓紧玩乐,开心慢乐每一天。少让一些人生的遗憾爬上心扉,自找折磨与摧残。可别又到了,那月月领取,手中有一把退休金时,可自已个儿又不能亲自消费时,更别说待到(人民币)多时,眼闭了,那才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哩!我说的这番话,全是个人的一得之见。这里,仅供老年朋友评议、参考也就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注与建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