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境游记

室韦(拉吉林 )中 18
2010年7月1日
睁开眼、看手机,三时半,天就这么大透亮了!看到女儿来短信,下月廿号休年假,带小女儿去山东海边玩。问我届时能否会合。不行,现在还未走出内蒙。后边的路还长,若要在龙口会合,尽力往前赶了,一再尽力做到人在路上行。
真的,真的,是真的,做梦都没有想到,昨夜能入睡在距额尔古纳市159公里之外(拉布大林)的北国边陲一山村,睡在了与俄罗斯一河(额尔古纳河)之隔的室韦村中一民宅内。两日来,我能与有着俄罗斯血统的华裔边民,交谈柴米油盐酱醋茶,丰富补充了人生阅历之欠缺,愜意而快乐。











四时半,出门去村外草地上,呼吸新鲜空气,嗅到了青草的香味,自在散步与自由拍照,精神爽怡。






在我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生活,在向我招手。未知未闻的境界,等待我进入,探访与觅思,脚下这片神秘的土地,及它所承载过的已湮没无闻的诸多历史传说、人文故事、逸闻掌故,诸如“马背上民族”的天之骄子成吉斯汗,从额尔古纳河流域走出,率队讨伐征战、立功建业,如世界上的财當以土地计算,他是最大的地主,占有过500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现在的中、伊(朗)、伊(拉克)、缅、越和朝、俄的大部份。他的后人建立了元朝。又如,十七世纪末,俄国淘金者大批涌入掘砂采金、伐木放牧;始后,又有修建过中东铁路的华人携带俄国妻子返回在此一带定居;前苏联十月革命后,白俄贵族逃亡入境……


俄侨华裔,择善处而居、额尔古纳河流域成为其栖身之地,他们辛勤劳作、一以贯之,通力合作、继往开来,数代人的缔造与营建的民居家园,,加之独特的边境地理位置与深厚的民族风情朴面来,使边陲小村拉吉林(室韦)更加靓丽,常年有游客不远万里到来参访,逍遥自在逍遥游,隔河眺望俄罗斯,近在眼前,又神秘莫测,感慨系之、霄壤之别。
草地上,有广东游客在骑着马儿看山河了。骑马,一小时,60元。我胆小,我早已经是无“胆”之人,那年,做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我不敢上马,尽管牧马人一再尾随怂恿……男儿马上立功业、马革裹尸刹羽归。那份豪情,那番壮烈,挡不住的诱惑心中之痒,上,我骑在马上,感觉好,慢悠悠、缓缓行,忆想起马玉涛的“马儿啊,你慢些走来慢些走”来,忆想起那年(1993)去新疆乌鲁木齐南山游,骑马上山,马老、马无力,小导游与我同骑一匹马,我前、她后,她不断地用马鞭摧打,让马儿前行,我于心不忍,要下马,同行的老同学笑了,你下?她的人民币没有了。


缓缓行、慢悠悠,马儿踩着草儿,跟着主人向界河那边走去。下马,拍照。隔着清晰的额尔古纳河,看到对岸俄罗斯境内的房屋、树木及停泊在江边的渔船,而看不到人。老乡讲:全都搬走了。还看到了高山上的哨所。老乡讲:那是会晤厅。两边有事了,升旗,要求会晤会谈、协商解决。一匹马儿,(跑)过去(来)了,要会晤;一个人,过去(来)了,那要到满洲里去会晤;一个有公职身份的人过去(来)了,那要召见大使到北京外交部会晤的。

不禁想到:两国友好,双方边民可以互通有无、安居乐业。若两国交恶,打起仗来,无论是那一方进入对方境内,边民先遭殃……巩固加强边境建设,为此为大,否则那来的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