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接纳我的“小怪兽”

(2017-12-06 18:01:14)
标签:

教育

分类: 守望成长

接纳我的“小怪兽”

每一个人的身体里,都潜伏着一只小怪兽。平时它处于睡眠状态,但是当生活中的某一件事触动了它的神经,它就苏醒过来,开始作怪。


“小怪兽”醒来了

早上去教室,发现小新还没到。这个孩子给我的印象挺好的,虽腼腆内向,与我说话总一脸羞涩的样子,但遵守纪律,作业工整清楚,做事负责。可今天已过去20分钟了,他竟然还没到,家长又没有请假,这让我感到很意外,马上给家长发微信询问。

可是家长写在纸上拍照回复的微信还是让我吓了一跳:http://s13/mw690/001n9CU5zy7gmVbCRqY3c&690

想不到这个我印象中乖巧懂事的小男孩竟然也会有这样的事情!我马上打电话,但是小新根本不肯接。

孩子家离学校约四五里路,我只得叫同事帮忙,开车送我去。这个村子年底拆迁,刚做了评估,房子虽然还未拆除,但是每家每户都做了一些装修,一路过去,路边堆满了各种建筑垃圾。孩子的家是架空层+楼上三层,楼下开了一家超市,楼上装修得挺精致,地板,墙纸,各式家具,看上去舒服,温馨。

跟母亲上楼去小新房间,母亲跟我谈了小新不来上学可能有的原因,给我提供了一些信息,其中包括小新曾经回家跟母亲说过坐在他身后的女生总是欺负他,但不希望母亲出面告诉老师这件事。

 

接纳“小怪兽”

大概是听到了我说话的声音,进门的刹那,我看到孩子很快地把整个人藏在被子里,两只手紧紧地抓着被子角,缩成一团球。

“小新,老师来了。你快出来!”母亲跟他说话,他不听;我叫他,他也不理。

我让母亲出去后,坐在床边,对他说:“你一直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今天忽然说不想上学了,让老师感到很意外,但我不生气,反而觉得这很好,生命是一段旅程,若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尝试着做一件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体验一下做坏孩子的感觉,增加一段生活经历,也是挺好的,日后回忆起来一定会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被窝里的小新似乎有了一点动静,但没有说话。我又说:“但是老师希望你品尝一下就够了,不要沉醉其中。因为沉醉其中,不但给老师,给你的妈妈带来麻烦,也会给自己造成不良的影响。”

跟孩子讲老师是怎么来的,等会儿还得上哪些课。听了这些话,孩子终于从被窝里钻出来。我给他穿衣服,他说自己穿,而且表情还挺自然,笑嘻嘻的样子。下楼刷牙洗脸,吃了馄饨,与我一起来学校。

路上,我问他是跟我去咨询室还是回教室。因为我知道孩子不肯来上学,肯定是遇到了问题。他问我这有什么区别。我说:如果跟我会咨询室,同学们都会知道你不是生病不来上学,而是出现问题了,需要老师帮助。如果回教室,同学们以为你生病了,现在是带病来上学,但是你得自己进校门,我不能跟你走,否则同学还是会怀疑的,因为老师从来不会去家里找一个生病不来上学的学生的。

听了我的话,小新说:“那我还是回教室吧。”

到校门口,他下车背上书包去了教室。我绕了个圈才回办公室。

 

认识小怪兽

那天有很多老师外出,从中午起到放学,一直都在上课,放学后我才有时间找小新谈话。

坐在咨询室舒适的沙发上,我问他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老师怎么帮忙。他犹豫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老师知道你不会无缘无故不想来上学的,你的身体里一定有一只小怪兽,它阻碍了你要来上学的念头。它力量很大,但是藏得很深。今天,我们必须把它找出来,否则下个星期一,你还是会被这个怪物打败,你依旧会躲在被窝里,不肯起来。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个怪物找出来,看看它是谁,好不好?”

小新似乎觉得我的话很有意思,开心地点点头。

“既然不知道从何说起,老师给你提供几个场景,你选择一个自己最讨厌的场景,好不好?”我随即给他列举了三个地方:学校里,家里,村子里。他听着我的话,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说:“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跟孩子交流,最糟糕的是孩子沉默不语,现在小新虽然不能提供给我可分析的信息,但是他能说自己不知道,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若是总是说“不知道” “不知道”,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要不我们做个游戏,看看能不能把潜藏在心里的那只小怪兽找出来。”我看着小新,转换了话题,“请闭上眼睛,默默地念叨‘我不想去上学,我不想去上学’这句话,一边说,一边注意出现在你脑海的图画。一旦有清晰的图画出现,你马上把它抓住,并睁开眼睛。好不好?”

小新听了我的话,似乎挺感兴趣,就按我说的做了起来。一分钟后,小新睁开了眼睛。 “小新,你看到了什么?”我以为他会说“坐在后面的小智推他的凳子”,或者是“英语课上老师叫他站着上课。”没想到他很不好意思地一笑,说:“我看到了我的家。”似乎为自己想到的是这个感到奇怪,又觉得难为情。

“你想到的是家,很好。我们继续往下走……”我再让他闭上眼睛,嘴巴里念叨 “我的家,我的家”,体会说的时候的心情。小新告诉我,他很难受,想哭。

你说我的家三个字的时候,为什么很难受,想哭呢?

小新听了我的话,神情顿时黯然了:“它马上要拆了,我很喜欢我的家,我不想离开它。”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

“你不想离开它,你想跟它多待几天,你想陪伴它一些日子,是这样吗?”

小新点点头。

 

解剖“小怪兽”

原来,阻碍小新来上学的,并非母所以为的英语试卷没有订正好,逃学是为了逃避惩罚;也不是我认为的同学之间的矛盾,小新性格软弱,胆小腼腆,同学的捉弄会让他感到害怕。而是孩子敏感的心灵无法接受失去和告别这个现实。如果不是由孩子自己说出来,我们做大人的怎么可能想到这一点呢?以为孩子年纪小,拆迁是大人的事情,与一个小孩有什么关系

“现在我们是不是已经找到了那个把你困在家里,不让你来上学的小怪兽了呢?”

小新又点点头。

“我知道小新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力量找到了小怪兽。现在让我们来解剖一下,看看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好吗?”

“俗话说,千人千心。我们班级里48个同学,有的同学性格内向,胆子很小,一受点疼痛就大哭大喊;有的同学性格乐观开朗,哪怕摔得头破血流,依旧笑嘻嘻的说没关系;有的同学看到一个稍稍感人的场面,就会跟着流泪;有的同学即使全班都哭了,他还觉得很奇怪……小新,你说是不是这样?”

“是的。我知道像我们班级的小雨,他就是那种很残忍的人,他竟然会去解剖青蛙,老鼠,解剖后还跟津津有味地跟我们说。我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是的。你有着一颗非常柔软的心,就像棉花一样,一点小小的压力,都会让它感到疼痛,这样的人很敏感,也很善良,看不得别人痛苦,看不得别人伤心。对吧?”

“是的,我一看到那些感人的电视,就忍不住会哭。”

“所以啊!虽然我们班级里好几个同学的家都被拆了,但是他们觉得这很正常啊,旧的家拆了,可以住新的家。可你舍不得这个家……”

“因为这个家里有我很多童年的回忆,它陪伴我好多年了。”小新迫不及待地说。

“那你现在知道这只小怪兽的来历了吗?正是你敏感细腻,重情义的性格呀!性格是一把双面剑,它有好的一面,必然会有不好的一面。敏感的人,善于体察别人的痛苦,很会同情人;但当他需要理智和坚强的时候,往往表现得不怎么好。而像你说的小雨,他解剖青蛙老鼠,看上去很残忍,但这种行为为他提供了你所不能拥有的实践知识。你不要因为今天的表现而讨厌自己,应该接纳他,然后让他尽量地为你做好事,少做不好的事情。”

 

利用“小怪兽”

“老师,那我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想个办法,利用‘小怪兽’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好不好?”我的问题似乎太拟人化了,让小新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们怎样才能利用这个小怪兽呢?”小新陷入了沉思中,半晌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我们既然舍不得这个家,但是家又不得不拆,怎么才能让这个家存在我们的记忆中,让我想她的时候可以翻阅,回忆呢?”我引导小新想办法。

“老师,我知道了。我可以给家拍照片。”

“对,给家拍照,老师教你做一本纪念册。你说好不好?”

“这个办法好,以后我想家了,就可以看这本纪念册。”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说:“我爸爸以前说过的,要给这个家拍一段录像,可是他说了没有做。”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最后,我找小新的母亲做了交流,希望她带着孩子去走一走家的各个房间,角落,重温在这些地方发生过的与小新有关的故事,与小新一起给这个即将被拆迁的家拍照留影,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从那天开始,小新又每天都按时到校上课。一周后,一家人协同完成了一本《我的家》的纪念册。纪念册上,有家各个角落的照片,照片旁边还有自己的文字说明,或写曾经的故事,或写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告诉他,事件经过与情绪情感无法在照片上呈现,最好的保留方式就是物化为文字。

http://s5/mw690/001n9CU5zy7gmVfiS3i64&690

http://s14/mw690/001n9CU5zy7gmVfq9Frad&690

 

回顾整个事件的辅导过程,可得到以下启发:

第一,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关系最重要。回顾自己做过的几个辅导个案,发现自己班孩子做的都比较顺利,效果也很明显,但是其他班级的孩子就不一样。究其原因,我觉得关系是其中至关紧要的一环。自己班级的孩子,经过一两年的相处,在辅导之前已经建立比较好的关系,他对我的阻抗比较小,甚至没有阻抗。但是别班的孩子,我们很少接触,甚至从不认识,初次见面难免对我有不信任感,关系没有建立,他不愿向你敞开心扉,甚至还对你有防备之心。为此,对这些孩子进行辅导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一点。

第二,不要给孩子逃学赖学现象随意下结论。看小新这个案例,小新母亲一看小新赖学,第一个念头就是英语试卷没有订正好,逃学是为了逃避惩罚。我想到的是同学之间的矛盾,小新性格软弱,胆小腼腆,同学的捉弄会让他感到害怕。可事后我问他这个事情,小新的回答是:“我没觉得同学在欺负我,那个女同学平时就是这样的,她有时要打我,但有时对我很好的。”我问他是否接受这个同学,他说能接受,不需要老师帮忙。——可现在我们知道,小新不来上学,与学校老师同学无关,与家中父母无关,而是孩子敏感的心灵无法接受失去和告别这个现实。如果不是由孩子自己说出来,我们做大人的怎么可能想到这一点呢?以为孩子年纪小,拆迁是大人的事情,与一个小孩有什么关系。而事实并非如此。

如今,赖学逃学的孩子生活中时有听说,作为老师有必要放下一厢情愿的猜测,给孩子一个抱持的空间,听孩子说说。

第三,失去,会给人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帮助孩子面对和接受失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明白自己所有的表现都是有价值的,无论对错,都是生命的一笔财富,都能够成为他专属的生活这本书中的精彩一章。小新忽然之间不想来上学,并不是一种蓄意已久的行为,作为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他也不会不知道赖学逃学是一种不对的行为,所以当家长批评,老师找上门去的时候,他一定是心存恐慌,若没有给予及时的接纳,他会自然采取防御的手段来保护自己,这时候,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关键是让孩子信任你,尽量不出现防御手段。

其次,引导孩子自己探索情绪的来源。要让孩子知道,是什么怪兽阻挡了自己一直以来都在行走的道路,使他做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别行为。在没有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不一定能找到,就如小新,对我的问话,他始终回答: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开始以为他不知道怎么说,是害怕说出来被老师责备,后来才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知道该说什么。不想来上学,是刹那的情绪,至于为什么不想来上学,小新并不清楚。我们还看到过一个孩子,早上起床的时候还很开心,但就在校门口下车的一刹,她转身逃走了。一定有东西阻碍了她,但她不一定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认识怪兽的模样,然后带着孩子去体验自己的情感,是害怕,是伤心,是委屈,还是……探究这些情感的出处,这样有助于孩子看清现实,也有助于老师判断该给予孩子怎样的帮助。

再次,帮助孩子分析小怪兽出现的原因。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决定事情对错好坏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自身对这件事的看法。拆迁这件事,班里不少同学都遇到了,为什么他们没有出现问题,小新却有此表现;妈妈生二胎的事情,班里不少同学也都遇到了,为什么别人没出异常,有的甚至还很开心,但是有的孩子偏偏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头痛,呕吐,甚至无法上学。让孩子明白,是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是自己的性格,造成了目前这个情况,只要改变看法,就可以解决问题。

不过,分析原因后,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就是要帮助孩子接受自己,否则孩子会认为这些不良表现源自自己的性格脾气,从而讨厌自己。

最后,与孩子一起讨论利用小怪兽的办法。这是最后一环。有些问题,只需要找到根源,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不需要有具体的操作过程;有些问题必须给孩子支招,拿出具体的方案措施,让孩子去面对,去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雨的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