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新解读《灰雀》

(2012-09-22 18:01:36)
标签:

灰雀

爱不是占有

诚实

尊重

杂谈

分类: 教学反思

《灰雀》这篇课文讲的是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教参里如是说,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可是上完课,我发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这篇课文,会上得更顺手。

人教版把《灰雀》编排在第五册第二单元,与写高尔基的《小摄影师》,写李四光的《奇怪的石头》,写宋庆龄的《我不能失信》放在一起,目的是为了体现伟大革命家思想家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可是,与后三篇文章相比,学生在理解这个中心时,显得比较吃力。

其实,我们看《灰雀》这篇文章,更像看一篇教学叙事。如果把这个案例的成功归于列宁,那么列宁就是主动者,他实施了一次人性化的教育。如果把这个案例的成功归于孩子,那么孩子就是主动者,被列宁对灰雀的那种真诚的喜欢所感动。而课文结尾点明中心:“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显然是把案例的重点放在列宁的教育上,教参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如果把结尾这句点明中心的句子暂且放在一边不去管它,我们带学生再来看这个故事。学生是理解“列宁运用了人性化的教育,使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来得自然,还是理解“男孩子被列宁对灰雀这种诚挚的喜欢所感染,明白了‘爱不是占有,爱应该是让被爱的事物更好的生活’这个道理”来得轻松呢?

在课堂上,我拉着孩子向列宁的人性化教育靠拢,发现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他不会拐弯抹角地去探究人心的不真诚处(婉转的教育,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承认这也是一种不真诚呢?)教师得牵着手,让他们拼命跟着自己往列宁的复杂的内心世界靠拢。

但是如果把列宁当做这个故事的第二角色,男孩是主动者的话,学生理解起来显得非常轻松。

第一次对话: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给这两句添加修饰“问”和“说”的形容词,通过添加,学生体会到了列宁找不到灰雀的担心、焦虑,体会到了男孩回答时的吞吞吐吐,犹豫不决。孩子更容易理解同龄人的心情,这时候问学生,男孩为什么要吞吞吐吐,学生有很多回答,有的说:“紧张,因为心里有鬼。”“害怕,自己捉了灰雀,被人发现了。”“因为他说谎了。”

第二次对话: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在“爱不是占有”这个主题下,列宁不是实施教育的主动者,所以他说这句话不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而是内心真情的流露,学生再一次体会到爱,那就是对被爱事物的真切的关心和担忧。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句话中,我们抓住“想告诉”和“不敢讲”这种矛盾表现。为什么想告诉?只有一个原因,列宁对灰雀这种深切担忧感染了孩子,孩子其实也是善良的。“不敢讲”是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孩子,一个自己意识到做了错事的男孩,出于自我保护,他不敢讲。

第三次对话: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可惜”一词看出了列宁对失去灰雀的无比惋惜,追问“会飞回来?”通过添加形容词,看出列宁的迫不及待,从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再一次得到体现。孩子的句子里出现了两个“一定”,通过添加修饰语气的词,学生体会到了孩子已经完全被列宁对灰雀的感情所感动,毫不犹豫地要把灰雀放回来的心理。

通过三次对话,列宁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孩子是深受感动,自觉感悟。再问:“男孩为什么前面是‘抓’,后面却要‘放’呢?‘抓’和‘放’是一对反义词,可我们恰恰看到了同一种情感,你喜欢用哪个词来表现你对灰雀的情感呢?为什么呢?”课文主题在这个问题中得到了升华。

最不喜欢那句话:“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一个胜利者得意洋洋的语气隐含其中。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男孩抓走的,也知道是男孩放回来的,而且男孩低着头,已经承认错误了,为什么还要问这一句话呢?除了穷追猛打,给男孩再加一棍外,还有什么理由让列宁问这句话呢?而这样一来,不是又与教参所以为的“尊重、爱护”这个中心背道而驰了吗?还不如改为:“列宁拉过男孩,拍着他的肩膀,指着灰雀,微笑着地说:“看,这就是我昨天说的那一只灰雀。它多漂亮,多快乐呀!”男孩也跟着笑起来。

在这篇课文中,宣扬“爱不是占有”与宣扬“诚实”,宣扬列宁的“尊重爱护”,哪个更重要,更有意义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