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石类(8)------由显微镜下观察一粒长石而引发的

(2011-09-19 12:20:51)
标签:

扩散处理

长石

样品编号

a0356

分类:

    最近,对一粒浅黄色长石进行了研究,该石重0.30克,密度2.68,折射率在1.559~1.568之间,显微镜下可见刻面棱双影线,正交偏光镜下二轴晶干涉图,为方形刻面

http://s9/middle/4aff5e37gad4421732388&690

http://s2/middle/4aff5e37gad4423895af1&690

    显微镜下观察,局部条带状砂金效应和扁平蜈蚣状包体,这些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http://s3/middle/4aff5e37gad4431e49a82&690

 

    但是,从宝石台面观察,白色蛛丝状包体,在三维空间中曲折盘绕,却让我深感蹊跷;“这些白丝”经仔细辨认,发现是断断续续的(准确地说,线是由许多针点组成的),这是一个明确的经过高温处理的标志。忽然,我联想到某种扩散处理的蓝色蓝宝石里的情形,与此十分相像------莫非这颗长石亦是扩散处理产品?

http://s9/middle/4aff5e37gad442e425ba8&690
http://s9/middle/4aff5e37gad44f8334508&690
http://s12/middle/4aff5e37gad47ac15111b&690


     于是,我又联想到下面这个东西------西藏产中长石(拉雅神、安德森石)

http://s13/middle/4aff5e37gad4564d936fc&690

    这些产自西藏的红色中长石,矿区位于白朗县和江孜县交界处附近的扎林和幽灵谷地区,公路行程距日喀则东南约55公里,距离拉萨西南约300公里。据说,它们于2005年就在珠宝市场上大量出现了。现在,有一些明确的证据表明:它们是经过铜扩散处理的:证据(1)国外Robert James , Emmett J 等人分别通过相关实验,证明对中长石进行Cu 扩散处理,可使浅黄色长石变成各种深浅的红色长石。(2)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实验室兰延等人所作的------西藏红色长石的围岩和表面残留物特征研究(发表于《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1年6月),以下是原文结论:结果表明,西藏红色长石原生围岩是中基性侵入岩,围岩中含有玻璃和气孔,围岩和长石表面的残留物中含有大量的Cu、 Fe元素;围岩和残留物经过了后期人为的高温烧结作用,部分暗色矿物和外来物质在烧结过程形成为玻璃,并产生大量的气泡;绝大部分西藏红色长石样品都经过了Cu 扩散处理。

    我认为,西藏是产红色长石的,但颜色可能就如同下图,很少可以达到那样的鲜亮,于是,就进行铜扩散处理,从而获得商家想要的颜色。

http://s4/middle/4aff5e37gad45e8e1b963&690

    从眼前的这粒长石说到西藏的红色长石,似乎偏离了主题,然而,既然它有高温处理痕迹、有扩散处理的可能,那么,我就在瞎猜想:它会不会与那些西藏产长石是同宗的,只是经过扩散处理后效果不佳的剩料?

 

 

题外:本文长石与磷灰石、托帕石

http://s3/middle/4aff5e37gad47b07e63b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Musgravite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