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激情之花在本色中绽放

(2006-11-21 22:09:31)
  

 113~6日,第二届演绎激情与本色语文为主题的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浙江大学举行。由来自全国各地的34位著名特级教师执教或主讲,可谓阵容庞大,内容丰富,开辟九个主题报告,34节观摩课,时间紧凑,从早上8时一直持续至晚上9时半。参与本次观摩的教师达千人以上。更为可贵的是每天都出一期的互动专刊,有专家的点评,也有教师短信评议的平台。

本次活动的主题“本色语文”是根据新程理念下的各种精彩纷呈、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课的失范现象而提出的。呼唤语文课要回归本色,上出语文味,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语文教学留一方净土。汪潮教授作了《简约语文》的开场白。他认为:语文教学目标简言之,就是“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简约语文的课堂导入要简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要简约,但不是简单。教师要静得下心来沉入其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课堂内速度要快一点,难度要高一点,坡度要大一点。坚守语文教学的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周一贯老师作了《语文意识 语文方式  语文味》的讲座,许汉老师结合主题活动对“简约语文”备课提出来了参考要求。贾志敏,支玉恒、于永正这三位老前辈给我们上了简约语文示范课。他们虽然年愈古稀,但依然不减当年雄风。尤其是对教学那种孜孜以求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青丝。他们立足文本,,无论从文字的书写、词语的理解,还是课文的朗读、文本的感悟,都显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课堂上几乎很少有多媒体的使用,让我们看惯、听惯了作秀课的教师感觉课堂似乎毫无生气。但他们的巧点拨、重阅读、燃激情,润物细无声,令听课人无不慨叹大师的风范!是啊,课堂要简约,教者就得静得心来进入文本,与作者、与文本的主人公进行深入的对话,深刻挖掘教材的真正意图,帮助学生文本重构,以期准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领略方块汉字的魅力。

窦桂梅老师结合校主题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作了生动精彩的 《语文主题教学与哲学的思考》报告。她言辞犀利,诙谐幽默,激情澎湃。她认为语文教学要有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教学中要学好教材、超越教材,大胆扩大篇章积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推荐不同的书,多读书多积累。简约不仅仅是简单,不是深入浅出,不是没有课堂的厚度。教师要立足课堂、超跃课堂。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心灵,与家长一起互动,开展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永远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唤起孩子心灵的欢笑,让孩子敢于质疑。教师在钻研过程中要紧贴地面,用生命的层次、哲学的高度开展主题教学。她说语文课要朴实、真实、厚实 ,这样的课才丰实,以实现语文的最大化。简约语文不是简单语文,课堂要简要,老师就必须有钻进去的力量,才有真正飞出去的时候。如何中从文字、文学、文化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温度、深度和广度?就需要教师成为设计师、建筑师,要整构知识文化。老师去寻求,去追求,去听取,不仅是去看课堂的精彩,重要的是你要有思考。每一位老师要寻找适合你自己的教学的“路”,当然这需要的是你沉入积淀,要有自己独立思考,才可厚积薄发,才能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他们的主题教学目标是:一叶知秋,而不是一叶障目,努力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早诵读重阅读。口号是: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与老一辈不同的是以窦桂梅、王崧舟、孙双金、孙建锋等为主流的新生代的语文教学,让我们领略到在本色朴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虎虎生气,演绎“激情语文”的典范。尤其是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村居》、王崧舟执教的《两小儿辩日》、孙双金的《走近李白》与虞大明的《家是什么》,都让听者为之倾倒:假如我们能做他们的学生,那就是一种幸福!激情之花为什么能开得如此艳丽?借用刘云生老师的话:“正是因为他们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教学理念。”如窦桂梅老师在她的《村居》 教学中能以“村居”为抓手,按照文字、文学、文化的台阶,通过抓“吴音“溪”、“媚” 、“最喜”、“卧”等字的揣摩,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读出蕴含在文本背后的童话。每一个字词的品析都是那么鲜活,那么深刻,那么富有情趣!真令人耳目一新,都让我们看到了玫瑰花瓣开放的倩影,倾听到一个语文教师生命拔节的轻盈回响。尤其是“卧”的解读,生动精彩中蕴含的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超文本的那种独特的思想。在人文性的理解方面,她不局限于文本的表面理解,而将清新恬静的自然山水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体会作者居安思危、居危思安的爱国情怀。

听王崧舟执教的《两小儿辩日》是一种享受,精心的教学设计令人叹服:巧妙的听写,触发听者的思绪,围绕“车盖、盘盂、探汤、沧沧凉凉”展开情节,那多种形式的入情入景的师生合作朗读,将“辩”字演绎得惟妙惟肖,声声不绝于耳,将课堂推向高潮,令人荡气回肠。那份澎湃的激情时时荡漾耳际。

孙双金老师的《走近李白》,从“李白是仙,李白是人”两个块面的教学设计出发,通过鉴赏他的六首代表诗,从正面和侧面的角度让听者对李白有丰满的、全面的印象。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和欣赏,体会诗仙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感悟凡人的情趣和忧怜。教师的吟诵更是令听者如痴如醉!

总之,这四天的观摩活动令人回味无穷,几近留恋忘返。激情点燃本色语文,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但寄予教师的是更高的要求和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水一方
后一篇:夜归海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